郭苏镇
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 郭苏镇 “在平山县西北四十里,有土城,明嘉靖二十一年筑。周一里”。
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 郭苏镇 “在平山县西北四十里,有土城,明嘉靖二十一年筑。周一里”。
亦作大涡砦。北宋置,属雄州归信县。在今河北雄县东大步村。
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江州。治所在贵平县 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,后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双流、简阳等县市连界地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又作焦墟。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。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攸之奉诏攻彭城,“行至迟城,上悔,追军令反”。即此。
古名温谷水。即今甘肃通渭县牛谷河。源出县西北山,东南流经甘谷县境入渭河。下游亦名散渡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通渭县:“北滨渭,西有华川,东流入焉。”
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一》: 喀萨哩河 “在 (吉林) 城北二百十五里。源出锡兰窝集,俱西北流入拉林河”。
又称道清铁路清孟支线。原拟从河南沁阳县清化镇 (今博爱县治) 修至孟县。长44公里。1925年修至陈庄 (约13公里) 而中止。1945年被拆除。
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长布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0:长乐县有长蒲墟汛。
清乾隆十九年(1754)置,属重庆府。治所在今重庆市北江北区旧江北城。因在长江之北而名。1913年改为江北县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置,治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土陀镇。属重庆府。1913年改为县。
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普庆前巷35号。原为元太乙神坛。明为南城崇禧宫旧址。景泰元年(1450) 英宗朱祁镇被也光派人送回京城,尊为太上皇,即居于此。清初改建为睿亲王多尔衮的府邸。康熙三十三年 (1694)
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四十里。面积3.3万平方米。1976—1977年发掘一千多平方米。出土陶器均为手制。石器有磨盘和磨棒。年代距今八千至七千三百年间,早于仰韶文化。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