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郿县

郿县

①战国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右辅都尉驻此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(445) 改名平阳县。西魏改为郿城县。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改为周城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) 复改渭滨县为郿县,属岐州。治所不变。三年属扶风郡。义宁二年 (618) 为郿城郡治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移治今眉县,属稷州。七年改属岐州。至德后属凤翔府。金贞祐四年 (1216) 属恒州。元初升为郿州。至元元年 (1264) 复为县,属奉元路。明还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眉县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扶风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境。梁废。


古旧县名。战国秦置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为右辅都尉治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改为平阳县,西魏改为郿城县,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废入周城县,移周城县治于此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年)复改为郿县。仍属扶风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移治今眉县。属岐州,后属凤翔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、清仍属凤翔府。1964年改名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北口

    ①即古北口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五代时称虎北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二年 (945),赵延寿部曲有降者言: “契丹主还至虎北口。” 胡三省注: “此乃幽、檀以北之古北口。宋人 《使辽

  • 堡口市

    即浦口市。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五十四里堡口乡。

  • 吉林河

   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之伊和吉仁郭勒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7:吉林河“即鸡林河。源出克西(什)克腾部之撒尔巴山,曰查克马尔河,北流来会南来之碧里克图河。……东南出喀喇苏伯岭之小鸡林河西北流来会,

  • 野容山

    亦作野客山。在今四川荣县、自贡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公井县: “野客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5公井县: 野容山 “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,东西长三百余里,南北七十里。唯此山大在邑界”。

  • 白马水

    ①在今河南滑县、濮阳市境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,通濮、济、黄沟。……金堤既建,故渠水断,尚谓之白马渎。故渎东径鹿鸣城南,又东北径白马县之凉城北。又东南径濮阳县,散入濮水,所在决会,更

  • 小锡马

    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南侧的昔马拱。清代属腾越州,为万仞关控制地带。见《神护关图》。

  • 庆宁营

    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(旧名茹寨)。

  • 於商

    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丹风县西古城村,一说今陕西商州市东南。原名邬,亦称於。战国时秦卫鞅封地。后为商鞅之封地,称为商,也称於商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 “卫鞅既破魏还,秦封之於商十五邑,号为商君。” 有说於

  • 平高城

    即平皋城。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。即“三鵶镇”。

  • 龙尾洲

   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汉江中。《宋史·张贵传》:南宋咸淳间,贵自襄阳突围,“至勾林滩,渐近龙尾洲”,遇元兵,贵兵败被执。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汉江中。南宋咸淳八年(1272年)元将阿珠等据龙尾洲围攻襄阳,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