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锡克特山
又作鄂锡克塔山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 鄂锡克塔山 “国语,鄂锡克塔,星也。(宁古塔)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“额密勒河” 条下: “噶勒毕河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界,源出鄂锡克塔山。” 即此。
又作鄂锡克塔山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 鄂锡克塔山 “国语,鄂锡克塔,星也。(宁古塔)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“额密勒河” 条下: “噶勒毕河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界,源出鄂锡克塔山。” 即此。
在今四川安岳县北通贤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 89: 通贤铺 “在 (安岳) 县北四十里”。
①南朝梁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。北周属漳川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昭丘县。②隋开皇十三年(593)改柔刚县置,属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安居县:“因水为名。”大业
亦名和滩。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万县: 大江 “湖滩水势险急,春夏泛溢,江面如湖”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嘉熙中,“大元兵度万州湖滩,施、夔震动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。汉豫章都尉治此,故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筑,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。
又名新村。即今河北河间市西北十五里兴村乡。清于此设经制外委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河间市西北部。兴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090。元代建村名新村,后改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大豆、棉花。有冶炼厂。沧保公
又名武阳渡。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东南武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县 “武阳水” 条下: “武阳渡一名辟邪渡。”
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三庙街西。始建于辽清宁八年(1062)。金熙宗时改为驸马宫。明景泰二年(1451)重建,复名竹林寺。②东晋大兴四年(321)建,即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磨笄山下鹤林寺。《宋书·戴顒传》:元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。明成化二十一年(1485),分盐池东西二场增置中场。民国初并入解池场。
南朝梁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梁安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南)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