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华县
南朝梁置,属药山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泗湖山附近。隋开皇中废。
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5年初由四川省江油县东北部重华堰地区及梓潼县一部析置。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南朝梁置,属药山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泗湖山附近。隋开皇中废。
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5年初由四川省江油县东北部重华堰地区及梓潼县一部析置。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在今浙江青田县南瓯江之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:芝田驿“在县南一里大溪滨,亦明初置”。清康熙元年(1662)裁。
唐武德五年(622)改隋化县置,为南恭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侧旧县。贞观八年(634)为蒙州治。天宝初为蒙山郡治,乾元初复为蒙州治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州废,属昭州。元属平乐府。明洪武十八年
1949年7月改淮南特区置,隶皖北行署区。治九龙岗 (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)。同年11月改置淮南矿区办事处。1951年改设淮南市,迁今治。1949年设置(县级),治今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。属皖北行署区
又作新站。清雍正五年(1727)置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新站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条下:“古鲁站,又五十五里至乌兰诺尔站。”
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棉或泸定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,北魏拓拔焘击柔然,“循栗水西行,至菟园水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境内图音河。北魏神䴥二年(429
即梅里。旧称泰伯城。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居此,因名。在今无锡市东南三十里梅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无锡县 “泰伯城” 条引 《吴地记》 云: “泰伯筑城于梅李墟,周三里二百步,外廓周三百余里。今曰梅李乡
亦作太河场、太和场。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太和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太和场“距城八十里”。在今镇北发掘马门溪恐龙化石、汉墓及岩墓群。
明置,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硅宣抚司:支罗寨“在司西南。嘉靖中,石硅宣抚司人黄俊据支罗寨,假龙潭土舍名色,霸占民田,寻以叛诛,子中复据寨叛。四十四年,诏川湖会兵夹攻,川兵进
①即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北五十二里黄花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昌平州: 黄花镇在 “州北八十里。有城。元置千户所于此。当居庸、古北二关之中,北连四海冶,拥护陵寝,为京师后户”。②北宋于故黄花县置,属梁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