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牛峡
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即今河北高邑县东北十五里坊乡。明正德《赵州志》卷5高邑县:“(元)李德新墓在县东十里坊珊村。”
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 “南梁之难,韩氏请救于齐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南梁之难,韩氏请救于齐。”即此。
亦作建安郡。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霄城县 (今湖北天门市东北)。西魏改为光川郡。
①北宋置,属定平县。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。金改名大昌镇。②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北四十三里永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永昌镇“有三河渡,为金、衢、徽、严四郡之要地。嘉靖间,矿贼窃发,设兵驻防于
唐武后时置,属威远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0荣州: 婆日市故城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 云: 唐武后朝置,以煎炼硫黄。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”。
即今越南北部之带河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 安南都督府: “北至朱鸢州阿劳江口水陆五百四十九里,北至武平县界武定江二百五十二里。”
亦作安仁军。唐置,属鄯州。治所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9鄯州:安人军在“河源军西一百二十里星宿川。开元七年郭知远置,管兵万人,马三百五十匹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)六月,“吐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思藏四如。但一说于四如之外尚有苏毗如,苏毗亦作孙波,为西藏古代十余小邦中之强者,即西女国,最初游牧于
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盖州市东上哈塔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盖州卫图》:卫东有上哈塔墩。
一作阿格吉勒岭。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,与阿富汗交界处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“其自克克突聿克达坂以东,所有倭海及蕊、明铁盖两达坂系当日与坎巨提旧有界限,亦即喀什噶尔道旧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