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锦屏山

锦屏山

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 锦屏山 “红崖绿树,灿若锦屏”。故名。

②在今山西怀仁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1大同府: 锦屏山 “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。山旧有瓷窑及铁治”。

③古名朐山。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海州》: 朐山,“ 《旧志》: 今名锦屏山。下有青龙涧,支流于白璧山之左,至龙口,州城万姓资汲之”。

④在今浙江平阳县西一里。《清一统志 · 温州府》: 锦屏山 “形如屏幛,四时苍翠”。

⑤在今河南宜阳县城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安县: “有锦屏山,武后所名。”

⑥又名阆中山、宝鞍山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南嘉陵江南岸,与阆中古城对峙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锦屏山 “在阆中之南三里,对郡治。山上有四院: 马脑寺、罗汉院、画锦院、西桥院。至和初,太守荣諲亦筑阆峰亭,以眺望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阆中县: 锦屏山在 “府南三里,嘉陵江南岸。两峰连亘,壁立如屏,四时花木,错杂如屏,与郡治对峙”。

⑦又名赤崖山、大洪山。在今四川屏山县东北。明嘉靖 《马湖府志》 卷 3: 赤崖山在 “东北三里。……一名大洪山”。清乾隆 《屏山县志》 卷1:锦屏山 “在县治北。原名大洪山。突起一阜,状若屏障,高数十刃,周围五十余里”。县因以名。

⑧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锦屏山在 “ (方番长官司) 司北一里。其相近又有将台、旗峰二山”。

⑨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 “锦屏山在府南一里。”

⑩又名屏山。在今陕西延长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 一》: 锦屏山 “在延长县南延水南一里。高耸秀丽,端拱如屏”。

(11)在今甘肃崇信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锦屏山在 “县城据其麓,繁花木,三时绚烂如屏。一名花山”。


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郊。古称朐山,明代称青龙山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年)取其状为古海州城“锦丽屏峦”之意改今名。同名主峰(俗称马耳峰)海拔427米。由变质岩构成。山南有锦屏磷矿。主峰南麓的将军崖岩画,系东部沿海地区惟一的桃花涧旧石器晚期遗址,与其东北的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猛缅

    即孟缅。今云南临沧县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一》: “顺宁附境有猛猛、猛撒、猛缅,所谓三猛也。”

  • 河清军

    辽重熙十二年 (1043) 置,属西南面招讨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。后废。辽重熙十二年(1043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北。属东胜州。后废。

  • 呕夷泽

    一名沤洟泽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与介休县交界处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于(大陵)县左迤为邬泽,《广雅》曰,水自汾出为汾陂。其陂东西四里,南北十余里,陂南接邬。……《吕氏春秋》谓之大陆。又名之曰沤洟之泽

  • 龙泉县

    ①西魏置,属南乡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北周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侨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、后九龙泉附近。八年并入临真县。③唐乾元二年(759)析遂昌、松阳二县置,属括州(后改处州

  • 青泉山

   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青泉山在 “卫南九十里,或曰泉山也。……或云: 今复州卫城南四十里有龙泉山,即故泉山”。

  • 清风泾

    在今浙江嘉善县东北二十四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嘉善县: “东北有清风泾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1: “清风泾亦曰白牛塘。”

  • 仓陵县

    西魏置,属丹水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。北周废。

  • 赤里街

    秦成都太城之街。相当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南大街。《寰宇记》卷72成都县引杨雄《蜀本纪》云:“秦惠王遣张仪、司马错定蜀,因筑成都而县之。成都在赤里街,张若徙置少城内。始造府县寺舍,今与长安同制。”东晋常璩《

  • 莱胶道

    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胶县 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、胶州、胶南、诸城、高密、安丘、昌邑、潍坊、平度、即墨、莱州等市县地。1928年废。

  • 博罗图山

    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吐鲁番》: 博罗图山 “在纳林奇喇山西五十里,与阿拉癸山南北相接,形如锁钥,吐鲁番西南境一大关隘。当哈喇沙尔东北境。山多积雪,博罗图河发源其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