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秋山
在今四川蒲江县东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3蒲江县:“《七签》:主簿山一名长秋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蒲江县:长秋山“山高耸。一名主簿山,以昔有主簿王兴者得仙于此而名。《寰宇记》谓之小可慕山”。
在今四川蒲江县东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3蒲江县:“《七签》:主簿山一名长秋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蒲江县:长秋山“山高耸。一名主簿山,以昔有主簿王兴者得仙于此而名。《寰宇记》谓之小可慕山”。
北宋置,属繁昌县。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。当峨溪河入漳河口,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。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。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桑村乡。民国 《重修滑县志》 卷6: “桑村集,距城七十五里。”
在今湖北英山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英山县: “西有英山河,湖广浠水之上源也”。《清一统志 ·六安州》: 英山河 “源有二,东曰东矼,西曰西矼,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为一。其并流者有添楼河,俱北出分水岭
①即今广西河池市。《清一统志·庆远府》: 金城堡 “在河池州东北,金城江北。旧置巡司,或曰即故州也。州界瑶僮十居七八,其力作及走墟市,皆由妇人,谓之坐男使女”。②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北。南宋李焘 《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东阿县(铜城镇)。三国魏属济北国。北魏属济北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孝建二年 (455) 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三十里孙耿镇。北魏属东魏郡。隋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
一名岭子关、关子岭镇。明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四十里关子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子岭关“县东南六十里,路出沁源县,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”。
即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。元工部尚书王敏建暖泉书院于此。今遗址尚存。(1)在河北省蔚县西陲。面积57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暖泉,人口9530。金末建村,因泉水严冬若蒸,故名。1953年
1913年改安达厅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东北任民镇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37年移治安达镇(即今黑龙江省安达市)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9年划归黑龙江省。1960年改
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。《大戴礼记·帝系》:“鲧娶于有莘氏之子,谓之女志氏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 《索引》引《系(世)本》:“鲧取有辛氏女,谓之女志,是生高密。”有莘氏故址主要有三:(1)《史记·周本纪》:
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八十里仪城村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宝元年 (550),“ (高) 洋行至前亭,所乘马忽倒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辽州: 前亭“在故平城县西”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附近,一说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