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阜宁县

阜宁县

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,属淮安府。治所在庙湾镇 (今江苏阜宁县)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在江苏省东北部、废黄河西岸。属盐城市。面积 1443 平方千米。人口105.9万。辖19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阜城镇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析山阳县庙湾镇地置县,以驻海边土埠,安宁无患,名埠宁县,属淮安府。宣统三年(1911年)雅名阜宁县。取“商货阜通,地方安宁”之意得名。1914年属淮扬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0年属盐阜区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盐城专区。1952年属江苏省盐城专区,1970年属盐城地区,1983年属盐城市。地处苏北滨海平原。射阳河、苏北灌溉总渠、通榆河、废黄河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-南温带过渡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蚕茧等。肉鸡、河蟹、蚕茧饲养较发达。工业有机械、水泥、化肥、纺织、服装、造纸、食品、印刷、化学、电力等。特产“阜宁大糕”。204国道经过县城,盐淮公路横贯县境西南腹地,阜益公路斜穿中部。射阳河、串场河通航运。古迹有真武庙、通济桥。纪念地有苏北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及阜宁县烈士陵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萨木坦冈札山

    又作塔空巴日。即今西藏那曲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桑丹康桑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载: 萨木坦冈札山 “在蓬多城东北一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伊吾军

    唐景龙四年(710)置,在伊州(今新疆哈密市)。后移治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伊吾军,开元中置,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,管镇兵三千人,马三百匹,在北庭府东南七百里。”

  • 洋泉

   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宁乡县: 洋泉 “有三派分流,溉田三百余亩”。

  • 吴县

    春秋时吴国都城。秦置县,为会稽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东汉为吴郡治。南朝梁太清二年(549)为吴州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徙治今苏州西南横山东五里,为苏州治。大业初复为吴州治,不久改为吴郡治。唐武德

  • 闾山县

    辽开泰二年 (1013) 以罗家军改置,隶中京府 (后改属兴中府)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境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于罗家军置,治今辽宁朝阳市附近一带。金废。

  • 通海镇

    ①唐置,即今云南通海县。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。南诏于此置通海城。②北宋置,属虹县。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。据传有一泉眼,曾流出海螺、海鳝化石,以为泉通东海,故名通海。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。③即今

  • 迎阳埽

    在今河南浚县东北迎阳铺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:元祐元年(1086),张问言:“臣至滑州决口相视,迎阳埽至大、小吴,水势低下,旧河淤仰,故道难复”,即此。

  • 印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(鹤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印山“在县治北,本名桂山,有石方正如印,因改今名”。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印山“在都结州治(今都结乡)南。以形似名

  • 别思满

   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。《清史稿·海兰察传》: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征金川,“海兰察皆领队常青等将八千人自达木巴宗北山取道分三路进,夺别斯满大小十余寨”。即此。四十一年(1776)于此设别思满屯守备。

  • 汀州卫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属福建行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)辖武平守御千户所。成化二年(1466)增设上杭守御千户所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