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战国韩地。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赵桓惠王九年(前264),“秦拔我陉,城汾旁”。

②春秋吴邑。在今浙江嘉兴市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十四年(前496),“吴伐越,越子勾践御之,陈于槜李……灵姑浮以戈击阖庐,阖庐伤将指,取其一屦。还,卒于陉,去槜李七里”。

③春秋东周地。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(前712),周桓王与郑人苏忿生之十二邑有“”。

④一作陉山。春秋楚地。其地说法不一。《春秋》:僖公四年(前656),公会齐侯等伐楚,“次于陉”。杜预注以为在召陵县南, 即今河南郾城县东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六年(前313),“魏伐楚,败之陉山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云: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南。或以为应在今湖北、河南交界处。


古邑名。(1)战国韩邑。在今山西省曲沃县北。韩桓惠王九年(前264年),秦拔韩陉,城汾旁,即此。(2)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。即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所载周桓王与郑人苏国十二邑之一。(3)春秋吴地,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南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四年(前496年):吴伐越,阖闾伤,“还,卒于陉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汝阴郡

    ①三国魏景初二年(238)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西晋辖境相当今安徽颍河流域以西、淮河以北和河南新蔡、淮滨等县地。其后渐小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置信州,六年

  • 中礁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尹庆群礁中部,在西礁东北5海里。是一长900米的环礁,西南端有一露出水面的小沙洲。中国渔民向称弄鼻仔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中央礁。1947年改名中礁。

  • 桃洪坝

    亦作陶洪坝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《明史·侯良柱传》: 崇祯二年 (1629),“总督朱燮元遣贵州总兵许成名复赤水卫,(奢) 崇明、(安) 邦彦以十余万众来争。成名还永宁,贼追之锐甚。良柱偕监军副使刘可训

  • 石牛驿

    南宋端平间置,属宁化县。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宁化县:石牛驿在“县南七十里。以傍有石牛而名”。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驿废,改置石牛巡司于此,并兼理驿务

  • 大清堡

    明置,属义州卫。即今辽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大清堡“堡南姚家屯可屯兵,细河台可按伏”。明置,即今辽宁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。属义州卫。位长城内侧。明万历四年(1576年),插汉部黑石炭、大

  • 八万亮寨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亮寨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。寻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改置亮寨长官司。

  • 小乌蒙城

    在今云南昭通市北七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乌蒙军民府:小乌蒙“在府北七十里。四围皆山中平地,夷人于此耕种,号杰纪”。

  • 白螺矶

   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八十四里白螺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遂兴县

    东汉末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十五里遂川江口。三国吴改名新兴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名遂兴。《寰宇记》 卷 109吉州太和县: 遂兴故县 “以在遂水口为名”。隋开皇中废。古县名。东汉

  • 水尾

    ①在今海南省屯昌县西南。旧属琼山县,清设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瑞穗乡。以地处秀姑峦溪支流红叶、富源两溪下游而得名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:“水尾迤南,改为花莲港厅,垦熟田约数千亩。”1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