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益镇
又名龙益镇。清置,属鄜州。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。
又名龙益镇。清置,属鄜州。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。
在今福建晋江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晋江县: 清洋陂 “在府南。陂八十有二,洋陂最大,邑南诸洋俱受溉焉。自烟浦而西,水之小者为溪,大者为浦,溪浦分流之际,则筑土为陂,以溉溪旁之田。自南安县之九
①隋开皇二十年 (600) 分云州置,治所在榆林县 (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古城)。《元和志》 卷4胜州: “割云州之榆林、富昌、金河三县置胜州,立嘉名也。”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准格尔旗、
在今湖北保康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板仓河 “在保康县南五十里,北流为洞庭河,绕县西而东,北流入筑水。亦名县河”。
金置,属上京路。在今吉林延吉市西南。
唐贞元十五年 (799) 改清塞守捉城置,属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。后废。唐贞元十五年(799年)以清塞守捉城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。后省。
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宁州:大长江在“州北五十里。源出都狼山之大长泉,一名济泉,东南流入永福县界,下流合于漓江”。
①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狗河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凉水河 “在宁远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源出官帽山,绕凉水河站,东南流入海”。②即今辽宁北票市南之凉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凉水河 “在朝阳县西北
今浙江洞头县南北策、南策、东策三岛的总称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瑞安县东长带山 “迤北南策山,与东策、北策相望”。
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宾州: 铜泉山 “在州 (治今新宾镇) 东北十七里。下有泉,尝出铜”。
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特思山 “在吴川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云: 以峭然特起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吴川县:特思山在 “县西南 (北) 七十里。山势特兀,为众山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