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鸿桥
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雅鸿桥镇。《清 一统志·遵化州》: 雅鸿桥 “在丰润县西四十三里,与玉田县接界,还乡河至此与梨河合。旧设管河县丞,本朝嘉庆十二年裁,改设主簿驻此”。
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雅鸿桥镇。《清 一统志·遵化州》: 雅鸿桥 “在丰润县西四十三里,与玉田县接界,还乡河至此与梨河合。旧设管河县丞,本朝嘉庆十二年裁,改设主簿驻此”。
①东晋改平夷县置,为平蛮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境。南朝梁末废。②唐武德三年(620)置,为羁縻充州治。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(1)东晋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境。为平蛮郡治。南
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方响洞“在丁东院。洞腹有水,下注洞中,泠然如环佩声。山谷改为方响洞”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“至广福院,中有水洞,静听洞中,时有金玉声,琅然清越,不
明置,属广西府维摩州。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。
亦名平夷堡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)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三十六里。
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均州 “曾河” 条下: “又有浪河,在州东南七十里,亦出太和山,东流入汉。”汉水支流。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东南。源出丹江口市南部红山寺北麓,东北流经白杨坪、
即古松阳关。一作崇阳关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七十一里崇阳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永宁县: “县西八十里有崇阳镇关。皆有巡检司。” 《清一统志· 河南府》: “崇阳即松阳之讹也。”
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一》: 箐青山 “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。重峰叠嶂,树木森郁。北通青川所。有南溪出此,流入白水”。
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安汉县 (今四川南充市北)。以在故宕渠郡西南而得名。梁改为宕渠郡。西魏复为南宕渠郡 (亦名宕渠郡),治所在石苟坝(今南充市东北四十里嘉陵江西岸搬罾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及蓬安县地
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。属管番民总管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二十里。明正德 《赵州志》 卷4临城县: “鹁鹆井,在县西北二十里。按:《碑记》 云: 昔沛公避项羽之难于井中时,有双鹆集于其上,追者不疑,公遂获脱。后人立庙祀公于此。” 清同治 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