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西关厅
清光绪十九年 (1893) 置,隶四川省。治所在俾俾塘 (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切马东一里)。后废。
清光绪十九年 (1893) 置,隶四川省。治所在俾俾塘 (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切马东一里)。后废。
清置,属寿阳县。即今山西寿阳县西北二十里宗艾镇。在山西省寿阳县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宗艾,人口 2950。清代为宗艾都治所,故名。1949年属寿阳县七区。1953年设宗艾乡
①即元通惠河。源于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,以流经北京城东便门外大通桥而得名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“大通河旧名通惠河,水自玉河而出,绕都城之东南,经大通桥流入高丽庄白河。”②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。《清
明永乐初筑,即今宁夏平罗县。嘉靖三十年(1551)改置平虏千户所。
即今陕西子洲县西马蹄沟镇。1944年曾于此置子洲县。
西汉改厌次县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。东汉复为厌次县。西汉宣帝封张延寿为富平侯,改厌次县为富平侯国,治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。东汉国除,仍为厌次县。
清康熙二十四年 (1685) 置,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南拉哈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黑龙江》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安年站又八十五里至拉哈站。”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即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哥疾宁”。即此。古城名。即今阿富汗加兹尼。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。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。公元前1世纪中,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,东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(大)塔边复起一僧伽蓝,名无畏山,有五千僧……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。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,称西万古、东万古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东万古,距城五十里”;“西万古,距城五十里。”(1)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
杞麓湖的别称。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北部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通海湖 “秀山临其上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临安府: 通海湖 “在通海县北三里。源自河西县,流注为湖,周八十里。相传昔水涝不通,有僧于县治东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