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五代王闽置,故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。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升为松源县。②北宋置,属程乡县。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源镇。(1)在浙江省庆元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9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
即冶父山。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二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庐江郡庐江县“有冶甫山”。即“冶父山”。
即今广东花都市西白坭河。东南入流溪河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花县图:县西有白泥水。
①一名楚关。在今湖北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南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张仪说楚王曰:“秦西有巴蜀,方船积粟,起于汶山,循江而下……不费马汗之劳,不至十日而拒扞关,则从竟陵巴东,尽城守矣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
在今江苏镇江市旧城朱方门外。北宋 《梦溪笔谈》 作者沈括故宅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梦溪,“沈括宅,在朱方门外。括尝梦至一处小山,花如覆锦,乔木覆其上,梦中乐之,后于京口得地,恍然梦中所游也。因
古族名。又作失韦、失围。北魏时始见记载,一说即鲜卑的别译。源出古东胡,与契丹同类,在南为契丹,在北号室韦。初有五部,至隋唐时渐分为三四十部,唐代突厥人统称之为 “三十姓达怛”。分布于今大兴安岭北部,东
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。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裁。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古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3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为凉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与姑臧同城分治,神鸟理西,姑臧理东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总章元年 (668) 复置,改名武威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神鸟县。广德元
一名二郎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。旧属孝感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孝感县北有二郎庙市。1933年划归礼山县。1952年置大悟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