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鸣沙县

鸣沙县

①北周改敦煌县置,为敦煌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40敦煌县: 鸣沙县“以界有鸣沙山,因以为名”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复为敦煌县。

②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为环州治。治所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灵武郡。唐属灵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4鸣沙县: “西枕黄河,人马行经此沙,随路有声,异于余沙,故号 ‘鸣沙’。” 神龙二年 (706) 冬移治废丰安城 (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)。大中三年 (849) 仍还旧址。元初升为鸣沙州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鸣沙镇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为会州治。建德六年(577年)废州,改县为镇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复置,为环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年)州废,属灵武郡。唐神龙二年(706年)后多次被突厥、吐蕃攻陷,移治废丰安县城(今青铜峡市西南黄河东岸)等处。大中三年(849年)还旧治。北宋开宝间废。咸平中地入西夏,复置。元初升为州。(2)北周以敦煌县改名,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。属沙州。隋大业初复名敦煌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鄂垒扎拉图

    在今新疆精河县东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鄂垒扎拉图,“准语,鄂垒,高耸之象;扎拉,冠上缨也。相传准夷击服回人,于此加服冠缨,故名”。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1: 鄂垒扎拉图,“乾隆二十一年冬

  • 老龙埠头

    又名老隆埠。即今广东龙川县治老隆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老龙埠头,“其地为水陆舟车之会,闽粤商贾辐辏于此,一邑要区也,万历中建城戍守”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于此置老龙巡司。1949年

  • 肆卢县

    十六国时置,属肆卢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四十里奇村镇与辛庄之间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属秀容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为肆卢郡治。因近肆卢水得名。太平真君七年(4

  • 业乐镇

    北宋范仲淹筑城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
  • 阿木河站

    明初改元斡木火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阿木河站”。

  • 成纪镇

    宋大理置,为善巨郡治。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。元废。

  • 黄崖

    ①春秋郑地。即今河南新郑市西北黄水市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八年 (前545),“公及宋公、陈侯、郑伯、许男如楚。公过郑,郑伯不在,伯有廷劳于黄崖”。杜注: “荥阳宛陵县西有黄水,西南至新郑城西注洧。”

  • 乔村驿

    明置,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乔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乔村驿“在高平县南三十里。旧有驿丞。本朝乾隆七年裁”。

  • 白村墟

   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泗水镇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县治“东之南三十里白村墟。《旧志》:四水”。

  • 修城县

    隋仁寿初改广长县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大业初属顺政郡。唐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