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云 (雲) 山
在今山西石楼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 黄云山 “在石楼县东六十里,与隰州接界”。
在今山西石楼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 黄云山 “在石楼县东六十里,与隰州接界”。
即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县:“相传以王、江二姓居此而名,今为运河所经,曰王江泾市。”以傍运河,为往来冲要之地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胡宗宪大破倭寇于此。清嘉兴府同
亦作九嶷山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舜“葬于江南九疑”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营水“西流径九疑山下,蟠基苍梧之野,峰秀数郡之间。罗岩九举,各导一溪,岫壑负阻,异岭同势,游者疑焉,故曰九
即中渡汛。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此为雅砻江主要津渡。清置中渡汛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。治所在保昌县 (今广东南雄县)。
即枫桥。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枫桥镇东。宋周遵道 《豹隐纪谈》: “旧作封桥,后因唐张继诗,相承作枫。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,背有封桥常住字。”见“枫桥”。
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改东宕渠郡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石镜县 (今四川合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等市县地。北周改为宕渠郡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年)改东宕渠郡置,治石镜县(今重庆合川市)。
即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南扎克奇山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扎克达齐山“在墨尔根城(今嫩江县)西北二百三十里”。
亦作都斤山、乌德犍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周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恒处于都斤山,牙帐东开,盖敬日之所出也。”古山名。见于《通典·边防》。又作都斤山(《隋书·北狄传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)、郁督军山(两
即惠远寺。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西北所龙村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“泰凝寺产沙金,锡良准商人采办,并派兵弹压。”
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五十八里。因地处赵家湖周围岗地,故名。为西周晚期至战国中期古墓葬。1975年以来先后发掘古墓二百九十七座,出土文物有古铜、铁、竹、木器和玉器等一千多件,以错金鸟篆铭文铜戈最为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