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华驿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谓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及附近之地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。” 《正义》:“ 《世本》 云: ‘夏禹都阳城,避商均也。又都平阳,或在安邑,或在晋阳。’ 《帝王世纪》 云: ‘殷汤都亳,
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“新河”条引《(江南)通志》谓:“下新河自三山桥,历石城、定淮诸门, 由草鞋夹以达于江。”
唐置,在今陕西华阴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元年(756),哥舒翰败于灵宝,“翰至关西驿,揭榜收散卒,欲复守潼关”。宋置关西镇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平乐县: “萦山在县南一十里。山有木客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3平乐县: “木客,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: 平乐县萦山多曲竹,有木客形似小儿,歌哭行坐衣服不异于人,而能隐
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。《宋史·石元孙传》:北宋康定元年(1040),“夏人寇延州,元孙与战于三川口,军败见执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北。北宋康定元年(1040年),刘平、石元孙为西夏所败,被俘于此。
①又名真如寺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云居山顶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》:云居寺“在建昌县西南云居山。唐元和中建。宋祥符初赐额真如禅院,为江右名刹。后废。明万历中重建”。②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二十六里广德寺。唐
即今广东饶平县西黄冈河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黄冈溪 “有三源,合流入海。《通志》: 一自九峻山发源曰东溪,南流五十里,至县 (今三饶镇) 东北河门山; 一自桃源山发源曰北溪,东流二十里,绕县北城隍
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,“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汝宽守阙塞”。杜注: “洛阳西南伊阙口也。” 《水经·伊水注》: “伊水又北入伊阙。昔大禹疏
西晋末慕容廆以青州人置,治所在武宁县 (今辽宁凌海市东大凌河东岸)。后废。不久复置。《水经· 大辽水注》: 渝水 “又东南径一故城东,俗曰女罗城。又南径营丘城西。营丘在齐,而名之于辽、燕之间者,盖燕齐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电白县:丫角岭“在今县(治今电城镇)北五十里。双峰并峙,山色苍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