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陵庙

黄陵庙

①一名黄牛庙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 黄陵庙 “在东湖县西黄牛峡。一名黄牛庙。三国蜀汉建,庙有祖龟及金莲花。相传诸葛亮有庙碑记”。

②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里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,右合黄陵水口,其水上承大湖,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,世谓之黄陵庙也。言大舜之陟方也,二妃从征,溺于湘江……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。” 韩愈有 《黄陵庙记》。


原称黄牛庙,又称黄牛灵应庙。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黄牛峡黄牛山麓。是西陵峡中著名古迹之一。相传始建于汉,后毁。唐大中元年(847年)复建,名黄牛祠。北宋景祐三年(1036年)祀禹王,改今名。历代名人如李白、白居易、欧阳修、黄庭坚、陆游等游此,均留有名篇佳句。现存庙宇有山门、禹王殿、武侯祠等,依次建造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。主体建筑禹王殿,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年)。面阔进深均为5间,高约15米,重檐九脊,青瓦丹墙,色调和谐,体态庄重。檐下悬“玄功万古”匾额一方,传为明藩惠王朱常润所题,边框浮雕游龙,飞金走彩,颇为富丽。武侯祠、山门,均为晚清建筑。殿内存有圭形石碑,刊《黄牛庙记》,相传乃诸葛亮所撰。庙后有泉,甚清洌,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甃石为池,至今聚泉仍丰。庙院前临汹涌大江,后倚高岩如屏,四周橘林掩映,气势宏伟,风光绮丽。

黄 陵 庙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陇木头长官司

    亦作陇木长官司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陇木长官司,其长官即陇木里人也。……所属玉亭、神溪十二寨。”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置,

  • 虎坊园

    清初建,在北京外城虎坊桥西南。为清初著名学者徐乾学别业。

  • 茱萸山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吕县有茱萸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5徐州彭城县: “茱萸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,俗谓之采药山……出茱萸、麦门冬。《本草》: 山茱萸出东海承县。此山昔隶承县。”古山名。在今

  • 马街

    即今云南元谋县治。清光绪四年(1878)元谋县迁治于此。(1)区片名。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部。西山区人民政府和马街街道办事处驻地。人口7.7万。马街,即午日(属马)赶集而名。地处滇池西北岸坝子。有电

  • 湄州

    五代时于阗国置,治所在今新疆于田县南。《新五代史· 四夷附录》 于阗: “其国东南曰银州、卢州、湄州。”

  • 陶章河

    亦作陶张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、莱阳市东北之清水河,为五龙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陶章河 “源出栖霞县东南十五里唐山,西南流经莱阳县 (今莱阳市) 东,又西南会县河西大河,合流南入海”。

  • 呼歇水

   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之辉河。《金史·宗浩传》: 章宗时,征讨广吉剌部等,“进至呼歇水,敌势大蹙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希贵特河、辉河。金章宗时,北方合底忻、山只昆连年攻边,

  • 翔龙府

    南宋祥兴元年 (1278) 六月改祥兴府置,治所在南海县 (今广东广州市)。同年闰十一月,元军攻克此地,改为广州路。

  • 哈喇乌苏河

    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哈拉乌苏必拉。哈喇乌苏系蒙古语,“哈喇” 意为黑,“乌苏” 意为河。藏语称那曲,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。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,流经安多、那曲县入比如县,为怒

  • 陆屋墟

   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明置林墟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