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会河
一名秦川河。在今四川威远县东。南流注入威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威远县:龙会河“在县东。曲流如盘龙,合于献宝溪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 “献宝溪”条下:“其龙会河一名秦川溪。源出佛顶山,南流至县东,合献宝溪。”
一名秦川河。在今四川威远县东。南流注入威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威远县:龙会河“在县东。曲流如盘龙,合于献宝溪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 “献宝溪”条下:“其龙会河一名秦川溪。源出佛顶山,南流至县东,合献宝溪。”
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范家屯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伊通州: 西北 “七十五里范家屯”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怀德县:“县属范家屯距公主岭五十八里,为南满线一驿站。”
即今福建闽侯县(甘蔗镇)西北之大穆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目溪在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出古田县界,其南为小目溪,出永福县界,皆西北流,注于马渎江”。
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,属灵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,地形隆故也。” 北周为隆山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陵州,贞观元年(627)
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东关、慈廉二县(今越南河内市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及河山平省东半部,海兴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地入安南。
从黑龙江宁北(今牡丹江市)至林口。长110公里。日伪于1934—1936年修筑。今为牡佳铁路的一段。
1932年置,属云南潞西设治局。治所即今云南畹町市。傣语 “畹” 为太阳,“町” 为当顶,意即太阳当顶。1950年属潞西县。1954年升为县级镇,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。1985年改设畹町市。旧镇名。
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(498) 改东徐州置,治所在团城 (今山东沂水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、沂源、蒙阴、莒县、莒南、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。北周改为莒州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年)改东徐州置,治团城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北七十里北江东岸之清溪村。北宋置清溪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清溪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7: 东江 “又北屈东北过长山旧围,清溪墟水合上官仓水自东南来注之。上官仓水…
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姚安守御千户所,属楚雄卫。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
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