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山湖
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。清光绪重修《安徽通志》卷31颍州府:龙山湖“肥水发源于此”。
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。清光绪重修《安徽通志》卷31颍州府:龙山湖“肥水发源于此”。
即华清宫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)营建,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北麓。咸亨二年(671)改名温泉宫。即“温汤宫”。
北宋崇宁四年(1105)改赵州为庆源节度,宣和元年(1119)改为庆源府。治所在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柏乡等县地。金复为赵州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赵
即安岳山。在今四川安岳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一》: 岳山 “在安岳县西南一里。县以此得名”。即“吴山(2)(2)”。
在今台湾台南市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》 上册卷1 《林爽文传》: 清乾隆五十一年 (1736) 十二月,“ (林) 爽文、(庄) 大田合攻府治。……总兵柴大纪拒战于盐埕桥”。在今台湾省台南市。昔为水陆交通
元置,属土蕃等路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塘、巴塘一带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赵州:九龙顶山“在州(今凤仪镇)南五十里。九峰相聚,望之如龙。与云南县(今祥云县)接界”。
南朝梁大同中置,属东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。西魏属集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。后废。
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公会晋师于上鄍”,即此。古地名。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公会晋师于上鄍。”即此。
又作博和弼河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 西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库页岛之水: “近混同江口两岸正居岛地之中者曰博和弼河。博和弼河源出英吉申山南麓,西南流,受东来一水,又屈曲西南流入海。长
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古台城南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南朝梁绍泰二年(556):“齐兵自方山进及兒塘,游骑至台……,天子总羽林禁兵,顿于长乐寺。”即此。②一名牛头寺、永福寺。在今四川三台县西牛头山下。《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