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岩山

龙岩山

①在今福建龙岩市东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8《地理·山川》:龙岩山“在屏峰山下,有小石山突起,中有石穴容百许人。石壁上有纹状若双龙,常有泉滴,故名”。

②在今河南新密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密县:龙岩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。起伏连绵,其势如龙”。

③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4常德府:龙岩山“中有石桥,崖壁嵌空,石乳如筍”。

④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贵县:龙岩山“上有七岩,一岩最大,有四门,虚明爽垲”。

⑤在今贵州遵义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龙岩山“在宣慰司(治今遵义市)北四十里。怪石��岩”。

⑥一名龙洞山。又名狼洞。在今贵州黄平县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兴隆卫:龙岩山“石势崭岩,水色深碧,相传龙居其中,时出云雨。明初卫名兴龙以此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梨园屯

    在今河北威县东梨园屯乡。为清末山东冠县、河北威县一带义和拳活动中心。民国 《威县志》 卷20: 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,“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,激起事变”。在今河北省威县

  • 古亭驿

   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》:古亭马驿“在潍县东北三十里。今废”。

  • 扎尔木

    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扎罗木德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呼伦直隶厅有扎尔木车站,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。

  • 驷马桥

    又名升仙桥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城北十里有升仙桥,有送客观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,题市门曰: 不乘赤车驷马,不过汝下。” 故名。区片名。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东部。泛指

  • 老子庙

    一名老君庙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陈留郡谷阳县“有老子庙”。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“水又北径老子庙东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真源县:“有老子祠,天宝二年曰太清宫。”

  • 铁门峡

    亦作铁门山、铁门关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。为中亚南北交通所经,左右皆山,形成狭径,唐代为史国与吐火罗之分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铁门峡 “在渴石城之西。悬崖绝壁,高数十仞,径路

  • 东平府

    ①唐渤海置,治所在伊州(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穆棱河中下游、兴凯湖及俄罗斯诺沃卡恰林斯克一带。辽废。②北宋宣和元年(1119)改郓州置,属京东西路。治所在须城县(今山东东平县

  • 永兴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永川县。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北九十里永兴乡。②北宋置,属乐至县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南三十里永兴场。③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北永兴镇。旧属拜泉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 明水县有永兴镇。④即今湖北京

  • 鸣犊河

    古河道。南出今山东高唐县南,北至河北景县南入屯氏河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清河郡灵县:“河水别出为鸣犊河,东北至修入屯氏河。” 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“永光五年,河决清河灵鸣犊口,而屯氏河绝。” 又 《水

  • 应平县

    明置,属交州府威蛮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应和、彰美一带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元年(1426),王通讨黎利,“马瑛败贼清威,至石室与通会,俱至应平宁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