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上司

上司

① 汉朝用以称大司马。大司马职掌军事,东汉初改为太尉,故太尉亦称上司。②西夏第一等官衙。包括中书、枢密,用五十两银印。③属吏对上级官吏的统称。


1、汉朝称三公之位为上司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(杨震)谓其诸子门人曰:死者士之常分。吾蒙恩居上司……”杨震曾任司徒,今刚免太尉。

2、称高级官吏为上司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,位为上司,宠秩殊异。”

3、下属官吏对上级长官称上司。《后汉书·吴祐传》:“祐在膠东九年,迁齐相。”注:“《陈留耆旧传》曰:祐处同僚,无私书之问,上司无牋檄之敬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扈氏

   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九农正之一。蔡邕《独断》说:“老扈氏农正,趣民收麦。”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染院使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置,分东、西二使,属西班诸司使。多不领本职。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定为同六品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

  • 驷车庶长

    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十七级。秦汉沿置。驷车庶长意即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。爵名,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十七级。意为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爵》。

  • 狱卒

    小吏名,汉置,掌牢狱。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范于是东至洛阳,变名姓,求代廷尉狱卒。”

  • 总管旗务八大臣

    见“八大臣”①。

  • 太子侍讲

    官名。东汉末年始有其名,三国魏、晋及北魏或置。唐初置,掌讲导经学,后废置不常。宋英宗治平三年(1066),神宗升储,置一人,以他官兼任,掌讲读经史。南宋沿置,正七品,宋亡遂废。官名,三国末年始有此称,

  • 戎司

    ①宋朝都统制司别称。②泛指主管军事的机构。

  • 县狱(监)

    监狱名。自秦代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,县设有狱,县狱为拘系县辖境内一切诉讼案件的人犯。汉代有狱司空主管狱务,唐代以县典狱管理狱囚。明改狱为监,县狱改为县监,清制同。明清之制,县监由知县兼管,通常由典史

  • 提举诸司

    官名。南宋国史院属官,以内侍省官充任,掌国史院杂务。

  • 五?大夫

    春秋时秦国大臣百里奚的官号。 百里奚本为晋贱臣,秦国以五张羊皮赎之,故名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“缪公大说, 授之国政, 号曰五��大夫。”《说苑·尊贤》:“(秦缪公)亲举五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