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七月十九日公布的《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、恰克图佐理专员公署章程》的规定,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与恰克图三地各设佐理专员一人,职权与库伦办事大员相同,“总监视外蒙古自治官府及其属吏之行为”。其直接办事区域与清代乌里雅苏台将军、科布多参赞大臣、驻恰克图理藩院司员所辖相同。三地佐理专员均受库伦办事大员的节制,遇有紧急事件得同时迳呈大总统。佐理专员公署均置秘书厅,设秘书长一人;并有卫队长一人,所统卫队员额五十人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七月十九日公布的《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、恰克图佐理专员公署章程》的规定,乌里雅苏台、科布多与恰克图三地各设佐理专员一人,职权与库伦办事大员相同,“总监视外蒙古自治官府及其属吏之行为”。其直接办事区域与清代乌里雅苏台将军、科布多参赞大臣、驻恰克图理藩院司员所辖相同。三地佐理专员均受库伦办事大员的节制,遇有紧急事件得同时迳呈大总统。佐理专员公署均置秘书厅,设秘书长一人;并有卫队长一人,所统卫队员额五十人。
官名。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)置,员二人,以待制以上充任,为太常寺次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另设太常少卿领其职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。普通六年(525)刊正将军名号后罢。
官名。元置,为尚供总管府的长官。见“尚供总管府”。
官名。元置,为利用监的佐官,见“利用监”。
辽朝官署名。南面京官,置内客省使、副使等职。
泛指掌度量衡之官,战国时燕国置,《符子》:“(昭王)命衡官桥而量之,折桥,豕不量。”西汉也置衡官,初属少府,后属水衡都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。
官名。其职掌有二说。一说主军中狱事。据《汉书·杜延年传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,汉律,营军司空、军中司空各二人。一说据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高诱注,以为主行军工程之官。官名,汉置,为军中狱官,掌刑法。《汉书·杜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教佛最高神职。受皇帝供奉。始设于西夏。仁宗仁孝时期帝师名波罗显胜,师号贤觉,并有讲经律论、功德司正、偏袒都大提点职务,受俱足封号。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佛经。元朝于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(1269)始设,由乌
官名,汉置,掌养牛,其长官称令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中黄门田客持诏记……予(籍)武曰:取牛官令舍妇人新产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