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乐正

乐正

官名。①乐官之长。相传尧时已置。春秋战国沿之。分大、小乐正。属员有太师、瞽工等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昔有仍氏生女”,“乐正后夔取之”。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:“命乐正入学习舞。”高诱注:“乐正,乐官之长也。入学宫,教国子讲习羽籥之舞。”后世乐正地位较低。南朝梁太常卿下有乐正,掌乐事。隋炀帝改太乐署、清商署乐师称乐正,置十人。唐朝太乐署置八人、鼓吹署置四人,皆从九品下,助理本署令教习鼓乐。北宋太常寺亦置,掌声律。②后宫官。南朝宋明帝置。掌铨查六宫。官品第三。


官名。掌音乐,尧时夔曾任此官。荀子《成相》:“得后稷,五谷殖,夔为乐正鸟兽服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乐正崇四术,立四教……凡入学以齿,将出学,小胥、大胥、小乐正,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。大乐正以告于王。”注:“乐正,乐官之长,掌国子之教……大胥、小胥,皆乐官属也。”唐代的乐正,为太常寺所属的太乐署中的低级官员,从九品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副院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内阁法制院及弼德院之副长官。佐院长掌院务。详“法制院副院长”、“弼德院副院长”。

  • 辅师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宋明帝泰始四年(468) 改辅国将军置,后废帝元徽二年(474) 复称辅国将军。参见“辅国将军”。

  • 上计书佐

    官名,汉置,为上计吏的随从官吏,佐上计吏到京城送计簿,汇报郡况。此官实为郡吏,佐计吏到京城向朝廷汇报情况是临时性的。魏晋南朝因之,隋以后无。参看“上计吏”条。

  • 五部都尉

    官名合称。①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(225)诸葛亮平南中,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,分为五部,置以统之。参见《华阳国志》卷四《南中志》。②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为五部,各部

  • 红十字会

    国际慈善组织。起源于公元1792年法国兵士创设的战地医院,以救护战地伤兵、掩埋尸体为主要任务,其后逐渐发展进而进行各种救济事业,如自然灾害救济、社会救济等,其经费全由募捐而得,公元1864年8月,由瑞

  • 金银场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元有梁家寨银场、明世银场、密务银场、宝山银场、烧炭峪银场、胡宝峪金场、七宝山��炭场,各置提领所,俱属中政院,秩从七品。每所各设提领、同提领、副提领各一人。

  • 散厅

    政区名。清置,为隶属于府或直隶州的厅。见“厅(2)”。

  • 商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任命商务大臣,次年任命会办商务大臣。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成立“商部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太史院学正

    学官名。元置,属太史院。秩从九品。掌太史院所属星历生的管理、训导。

  • 大国舅司郎君

    辽官名。大国舅司佐吏。太宗会同元年 (938),改为敞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