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军都督府

五军都督府

官署名。明朝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都督府的简称,为明代最高统军衙门。明太祖初置大都督府,洪武十三年(1380)分置五军都督府,分领在京各卫所(唯锦衣卫等亲军卫、上直卫不隶王府)及在外各都司、卫所。永乐间在北京设行在五军都督府,永乐十八年(1420)去“行在”字,以在南京的五府加“南京”字,分掌南京诸卫所。各府设左、右都督,正一品,都督同知,从一品,都督佥事,正二品。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,但军令权操于兵部,故得互相箝制,以杜专擅。


官署名。明洪武十三年置,分领在京各卫所(锦衣卫亲军、上直卫不属王府)及在外各都司、卫所。五军为: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前军、后军。《明史·职官五》:“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前军、后军五都督府,每府左、右都督(正一品)、都督同知(从一品)、都督佥事(正二品),其属经历司经历(从五品)、都事(从七品)各一人。都督府掌军旅之事,各领其都司、卫所,以达于兵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豫

    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豫。见“六爵”。

  • 臬台

   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。明清两朝按察使的别称。参看“按察使”条。

  • 小考

    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初级考试,即“童生试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监铸官

    官名。清朝各省铸钱局主官之统称。掌理各直省鼓铸事宜。直省设局者十六处,除宝苏局、宝浙局设官二人外,其余皆设一人管理,分别由布政使于所属官员中派委。

  •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唐明宗天成 (926—930) 中创置侍卫亲军,总领马、步禁军,用亲信为其长官都指挥使,遂以随驾马步军都指挥使为之,天成三年康义诚为首任; 其后又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马步军

  • 大保长

    宋朝乡役名。神宗时行保甲法,每五十户为一大保,设大保长一人,负责治安。后改二十五户为一大保,以大保长取代原乡役耆长。

  • 中奉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为正四品下阶文散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废。徽宗大观二年(1108),以左中散大夫改置,为从五品寄禄官。金、元皆置,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十四阶。金从三品下;元从二品,宣

  • 将作令

    官名。即将作监长官,隋炀帝大业十三年(617) 改将作大监置,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初称大匠。参见“将作大匠”。

  • 团练安抚劝农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每道设使二人;掌本道军事、农事等;其佐属官员有同知、副使、检督、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八·团练安抚劝农使司》。

  • 王府府尉

    官名。金置于亲王府,本为长史,秩从五品,明昌三年(公元1192年)改称府尉,升秩为从四品,掌警严待从,兼总统本府之事。元代诸王府沿置,惟宽彻不花、也不干、斡罗温孙三王称傅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