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府

五府

官署合称。西汉指丞相、御史大夫、车骑将军、前将军、后将军府。东汉指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将军府。魏、晋以来,用作诸公府的泛称。②唐朝十六卫之左、右卫,各有亲卫之府一,称亲府;勋卫之府二,称勋一府、勋二府; 翊卫之府二,称翊一府、翊二府,合称五府。③明朝“五军都督府”的简称。


官署合称,指官署,也指官署之长官。西汉时指丞相府、御史大夫府、车骑将军府、前将军府、后将军府。东汉指太傅府、太尉府、司徒府、司空府、大将军府。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:“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。”注:五府谓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将军也。调:征发也。省:减也。中都官吏:在京师之官吏也。作谓营作者也。”魏晋以后,泛指诸公府。唐朝指亲卫府、勋卫一府、勋卫二府、翊卫一府、翊卫二府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。宋以两参政府、三枢密府为五府。见赵升《朝野类要·三》。在明朝为五军都督府的省称。详“五军都督府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掖庭局饮官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掖庭局,掌皇后饮食之事,以尚酝署官兼。

  • 总指挥

    军事指挥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各路军总司令”。

  • 礼俗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内务部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职掌为:一、礼制;二、祀典行政;三、祠庙;四、宗教;五、褒扬节义,整饬风俗;六、保存古迹。司的主官为司长,下设佥事、主事。次年礼俗

  • 停职

   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规定, 司法官惩戒的第四种为停职。期限为三个月以上、一年以下,并序止俸给。

  • 四等县

    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一等县”。

  • 浑怀都尉

    官名,汉置,治塞外浑怀障,掌地方治安,防止外族侵略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·北地郡》:“富平(县),北部都尉治神泉障,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。”治:此处指都尉府所在地。

  • 小计部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计部中大夫属官,佐计部中大夫、下大夫掌国家收入、支出的帐簿。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以下大夫为长官,遂成为计部次官。宣帝即位,六

  • 噶拉衣章京

    即“噶喇依章京”。

  • 收买药材所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隶太府寺,掌收购药材,以供修合汤药出售。

  • 羽林令

    官名,汉置,掌羽林,有丞。宣帝令中郎将、骑都尉监羽林。东汉有丞无令,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光禄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