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经界局督办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全国经界局的长官,见“全国经界局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全国经界局的长官,见“全国经界局”。
明代俸禄制度,洪武时百官俸禄全给米,间以钱钞,惟九品杂职全支米。其后钞价日贱,又折米为布;布价又跌,官俸因此日薄。中叶以后官员俸给有两种支给办法,一为本色,一为折色。本色包括三项:即月米、折绢米、折银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彰愍宫所辖丁户。彰愍宫共有南京、西京、奉圣州、平州四处提辖司。
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即“侍御史”。《宋书·恩幸·徐爰传》:“又使奉朝请山谦之、南台御史苏宝生踵成之。”参见“侍御史”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省会警察局督察处的主官,掌督察内外勤务。参见“省会警察局”。
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为领兵武职,李伟曾任之。参见《晋书·张轨传》。
怯薜的成员。见“怯薜”。
官名。明清置,详见“工部侍郎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军事部的副长官。见“军事部”。
明朝各省按察使佐官按察副使、佥事的分道之职。湖广 (今湖南、湖北) 置二人,余皆一人,湖广置二人,督理一省学校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。清初沿设于各省。雍正四年 (1726) 改提督学政。专职道员名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