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八作司

八作司

官署名。宋初置,隶三司,掌京城内外缮修事务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分为东、西八作司,真宗景德四年 (1007) 复并为一司,仁宗天圣元年(1023) 再分为二司。辖泥、赤白、桐油、石、瓦、竹、砖、井等八作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改隶将作监。又,元代大都、上都左右八作司的省称。


官署名。宋置,属将作监。掌京城内外缮修事务。太平兴国二年(公元977年)分为东八作司与西八作司,景德四年(公元1007年)又并为一司,天圣元年(公元1023年)复又分置官局。分泥、赤白、桐油、石、瓦、竹、砖、井等八作,又领广备指挥二十一作。两司勾当官各三人,以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。元工部所属有提举左八作司与提举右八作司,上都亦置八作司。参见“提举右八作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政院判官

    官名。元置,属宣政院,秩正五品,员额三人,协助长官处理院内事务。

  • 园池令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隶大鸿胪。东晋省。北齐复置,隶长秋寺,掌园池署。

  • 验货

    海关征税部外班洋员,属验查官。分头等、二等二级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
  • 青词

    历朝帝王献给天神的奏章表文。又称青辞。每逢有关节日或遇天灾,在著名宫观建水陆道场时用之。由翰林学士或地方官起草,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,故名。祈晴、祈雨,皆用青词。多采用四六句文体。

  • 员外郎

    ①两晋南北朝“员外散骑侍郎”的简称。②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始置,为尚书省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诸司次官,协助长官侍郎管理本司事务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废,后置承务郎行其职。唐高祖武德三

  • 长宁寺卿

    官署名。为长宁寺的主官,见“长宁寺”。

  • 骅骝厩丞

    官名。东晋、南朝置。掌饲宫廷用马,隶门下省。隋沿北齐制,置骅骝令、丞。

  • 行护军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领军征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:“十七年,太祖乃还邺,以渊行护军将军,督朱灵、路招等屯长安。”

  • 府镇都军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在各府镇置都军司,掌军率差役,巡捕盗贼,总判军事,并与录事同管城隍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。

  • 柔远司

    官署名。参见“柔远清吏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