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仓监

内仓监

官署名。明置,掌内府仓库。其长官称监令,其副为监丞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大夫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掌一郡行政的长官。《鹖冠子·王铁》: “十县为郡,有大夫守焉”,“郡大夫不以时循行教诲,受闻虽实,有所遗脱,不悉以教柱国,谓之乱郡,其诛郡大夫无赦”。官名。官名。春秋时期郡、县并设之时

  • 健令

    精明强干的县令。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:“迁郏令……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,攻围县舍,鲂率吏士七十人许,力战连日……帝按行斗处,知鲂力战,乃嘉之曰:此健令也。”

  • 承政司司长

    官名。清末陆军部承政司之长官。宣统二年(1910)设。掌承政司事。

  • 二千石官长

    指郡守、郡尉和县令、县长。郡守、郡尉官俸二千石,县令、县长称为“长吏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。”注:“师古曰:谓郡之守尉,县之令长。”参看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郡县》。

  • 两京诸市丞

    官名。唐朝京城长安 (今陕西西安)、东都 (洛阳) 诸市次官,隶太府寺,各置二员,正八品上。

  • 翊府

    军府名。即翊卫之府。参见“翊卫”。① 隋朝左、右卫置,分为左翊一开府、二开府、三开府、四开府,各领开府府(骠骑府)、仪同府(车骑府),是为内府。唐朝十二卫皆置,左右卫领翊一、翊二两府,左右骁卫、武卫、

  • 理卿

    大理卿简称。

  • 耆长

    五代、宋职役名。又称三大户。五代后周时,以百户为团,每团以三家大户轮充耆长。宋初沿置,选乡村第一、二等户充任,维持治安,参与推排户等,编造五等丁产簿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行免役法,改为雇役。行保甲

  • 左右署

    左署为左中郎将署,右署为右中郎将署,其长官分别为左右中郎将,分别掌左右署郎持戟值班、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里门亭长

    乡吏名。汉代居延边塞,里有门亭,设门亭长,掌守护里门,监视出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