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文武百官功过、善恶的考察。北魏孝文帝定为三年一考,分三等,上、下两等分为三品,中等为一品; 五品以上由皇帝与公卿评议,六品以下由尚书重问。唐朝吏部考功掌之,一年一考,百司之长较其属功过,差以九等;
清代铨选的方式之一。由吏部铨选,称为内选。
官名。宋少府监所属有南郊祭器库,置监官二人,掌收藏郊祀祭器。
官名。金贞祐五年(公元1217年)置,为集贤院的长官,秩从四品。
官名。清朝尚虞备用处属官。设二人。掌为皇帝钓鱼准备渔具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之统帅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将、佐。
①官名。春秋楚置,掌一县之政令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 “楚子城陈、蔡,不羹。使弃疾为蔡公。”《宋朝会要》: “周衰,六国置县邑,其长”“楚曰公曰尹”。一说为爵名,即楚县大夫之僭称。《左传·宣公十一年
辽朝官署名。南面京官。置内省使、副使等职,掌上京内宫事务。
宋朝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统称。自知州、知县至监镇、知寨,皆属亲民官。选人改京官后,通常皆须任亲民官一次。亲理军民之事的地方官,汉、唐指郡守、刺史、县令;宋指知州、知府、知县等。见宋赵升《朝野类要二·称谓》
官署名。隋开皇中置,设大将军各一人,掌领外军宿卫。所属有长司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人,行参军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