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城预审厅

内城预审厅
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九月巡警部成立后,改原内外城工巡局发审处为内外城预审厅,归部直辖。分别掌理京城内外城的诉讼事宜,相当于京城地方的初级司法机构。除一般违警罪可由分厅讯结外,其他民事、刑事诉讼案件,均归其讯断,遇有流徒以上重大案件,预审后须再咨送刑部处理。内外城两预审厅各设正审官一人,正五品,总理厅务;陪审官一人,从五品,辅助正审官审理案件;检查官一人,从五品,检查证据,协同审讯;民事审判官一人,从五品,专理钱粮、债务案件;副审官一人,正六品,临时听审;书记官三人,正六品,掌缮写之事;译员三人,医官二人,司书生七人,巡官二人,巡长五人,巡警五十人。每厅还附设看守所和待质所。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九月民政部成立后改隶民政部。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法部成立审判厅,预审厅遂撤,其职掌分别移交法部、大理院办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置顿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时已置,天子出,主置顿储供,有副使、判官。天宝十五载(756) 六月车驾次马嵬驿,诛杨国忠等后,以韦谔为御史中丞,充置顿使; 旋以监察御史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,发扶风郡。昭宗乾宁二年

  • 乙室王

    即“乙室部大王”。官名,又称“乙室大王”、“乙室部大王”,为辽代乙室部长官,掌乙室部族的军马等事务。此王多由皇族或国舅担任。

  • 西染院使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(978),分染坊使置。后用为武臣阶官,属西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

  • 沙苑监副监

    官名。唐朝太仆寺沙苑监次官,置一员,正七品下。

  • 典宿卫事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宿卫司”。

  • 东宫四率

    官名合称。十六国后赵指东宫左、右、前、后四卫率。参见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。

  • 府佐

   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公、军府幕僚佐吏通称。《宋书·礼一》“司徒、征北、镇南三府佐。”后世亦指知府之佐官,如同知、通判之类。吏员名。汉置,《居延汉简》10.32(甲34)为汉代张掖太守文书签署,府佐在守属之

  • 右侍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卫率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,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 复名右卫率。

  • 都水参军事

    参见“都水参军”。

  • 监察黎阳谒者

    官名,掌监黎阳营。光武以幽、并二州兵定天下,故于黎阳立营。兵骑千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