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事善后委员会

军事善后委员会

善后会议设置的专门委员会之一。善后会议宣称为了收束全国军事和整理全国军政,于民国十四年(公元1925年)四月十五日议决《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》,二十四日由临时执政公布。九月二十一日临时执政下令召集,十月五日开会。会议应行议决的事项如下:一、关于减缩军队;二、关于溢额官兵的消纳;三、关于国军的配备;四、其他军事重要事项。委员是由下列人员组成:一、参谋总长,陆军总长,海军总长,执政府军务厅长,财政总长;二、各省区军政长官;三、各边防督办、各边地办事长官,中央直辖各总司令;四、经政府指派的各军最高将领;五、具有军事学识、经验,由临时执政派充的五至八人。三、四两项委员若不能出席,得派全权代表一人参加。委员长一人、副委员长二人,均由临时执政于委员中委派。会内置事务处,处长由临时执政委派,掌办文书、议事、速记、会计、庶务等事。军事善后委员会的各项方案,得由临时执政提出,或由委员长指定委员起草,限期提出。地方军的长官对于本省区的军事善后,得分别提出方案。关于各省区事项,必要时得由委员长指定委员提出报告,或派员调查。议事分大会和协议会两种,均由委员长任主席。大会定期举行;协议会由委员长会同有关各省区委员协议特定事项,协议结果得报告大会,可不经讨论即行议决。议决事项,呈报临时执政核定施行。参见“善后会议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古特官

    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统称。唐古特原为西藏族之一枝,后用以通称西藏人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定西藏官制,前后藏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、班禅选补。前藏有噶伦、仔琫、商卓特巴、业尔仓巴、朗子辖、协尔邦

  • 凤阁侍郎

    官名。即中书侍郎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 改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中书侍郎。

  • 候缺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任用官员之方法。官员赴吏部报到听候选用,选定后,赴各该指定处所候补,等候补授实缺。参见“候补”。

  • 羽林左右部督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羽林左右部督各一人,《三国志·李恢传》有羽林右部督,可知当有左部督。其职如东汉的羽林中郎将。

  • 监三省、枢密院门

    官名。宋置,原系小使臣及内侍官充任。嘉定六年(公元1213年),诏以曾经担任过知县和通判资序的人充任。小使臣省罢,内侍官改以三省、枢密院门机察官系衔。

  • 陛见

    臣下谒见皇帝称陛见。如《后汉书》载周党曾“陛见帝廷”。清朝指外省大臣到京。各省布政使、按察使、每届三年,应奏请进京陛见。奏请未获准者,次年以后每年复行奏请。若奉旨允准或不令来京,俱自行报部,如逾期不行

  • 点检雷同官

    官名。宋朝置。南宋理宗时,应试举人私相抄袭,成抄古作,成袭老儒旧文,极多雷同,故于礼部试、国子监解试置。凡雷同试卷,即行黜落。后以贡院参详等官兼任。科举考试的试务官。宋理宗后在礼部试和国子监解试时各增

  • 印造交钞库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于燕京行省交钞提举司下置印造局,掌印制钞币。四年,置印造交钞库,秩从八品。至元二十四年(1287),改为印造宝钞库。

  • 弥勤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与爽酋、勤齐共掌赋税。

  • 兴圣宫提辖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兴圣宫所属丁户。兴圣宫共有南京、西京、奉圣州、平州四处提辖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