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械司

军械司

官署名。(1)隶属于陆军部。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军械局,以局长为主官。北洋政府改为军械司,其职掌如下:一、军用枪炮、弹药的制式筹划、支给、交换、检查;二、要塞备炮;三、技术审检院、兵工厂、军械局;四、军用器具、材料的制式筹划、支给、交换;五、军队通信用和铁道、汽球、飞行器可用器材的支给、交换;六、攻城、守城、交通所有兵器器材的备办;七、各项器材的整理、检查;八、军火禁令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事部陆军署。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陆军署亦置军械司。(2)隶属于海军部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职掌如下:一、沿江和沿海水雷、鱼雷、要塞炮、各舰队枪炮的配置;二、台垒、厂坞、营库、桥梁、码头、灯塔、灯杆、浮桩等的建筑,修理和管理;三、枪炮、水雷、鱼雷、火药、子弹和其他军械的制式、支给、交换、检查;四、机器用具材料的制式、支给、交换;五、通信气球用器材和支给、交换;六、各项器材的经理、检查;七、船坞的设备、管理;八、舰艇的制造、修理;九、舰艇的购买、监察;十、军械制造、修理、购买;十一、各项器材的制造、修理、购买;十二、军械人员的考绩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政部海军署。国民党政府海军部亦设军械司,司内分设兵器、设备、保管、检验四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奉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,为正六品上文散官。神宗元丰三年 (1080)废文散官,用为文臣新寄禄官,取代旧寄禄官后行员外郎、左右司谏,正七品。文散官名。宋太平兴国元年(公元976年)改朝议郎为朝奉郎。元丰三年(公

  • 公国

    政区名。三国魏在县与侯国之外,另增县王国与公国两种相当于县的政区。此种县王国和公国其受封者的地位及身份低于和郡平行的王国的王,故其封国仅相当于县一级政区,受统于郡。

  • 校长

    官名。①亭长属吏,战国秦置,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诊式》: “某亭校长甲、求盗在某里曰乙,丙缚诣男子丁。” ②武官,为一校之长。③东汉守卫皇帝陵园之官亦置。员一人。主兵戎盗贼事。官名。1、掌守皇帝陵园。

  • 发解

    唐宋时解试取中后的士子,由主考部门解送至尚书省应礼部试,称为发解。

  • 都护大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,二品,位在镇军大将军上,禄与特进同。置长史、司马、主簿等僚属。如开府,则位从公,进为一品,俸禄及置僚属皆从诸公。武官名。晋代设置,为优礼大臣的虚号,开府者为位从公,见

  • 西陵陵寝礼部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管理西陵陵寝三衙门之一。设于直隶易州 (今河北易县)。包括泰陵、泰东陵、昌陵、昌西陵、慕陵、慕东陵及崇陵等七处。设郎中四人,员外郎十五人,主事二人及读祝官、赞礼官、笔帖式等。掌西陵之判署文

  • 九秩

    ① 流外官的等级制度。西魏废帝元钦三年(554)置,北周沿之。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三年春正月,始作九命之典,以叙内外官爵。以第一品为九命,第九品为一命。改流外品为九秩,亦以九为上。”隋文帝开皇元年(

  • 宣纳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掌延纳王言,出宣帝命。一说为天官府属官。下设宣纳上士、宣纳中士以佐其职。正四命。官名。北周置,正四命。府属不明,可能隶属于天官府,掌皇命传宣和接受章奏之事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卫玄传》:“

  • 知军监事

    官名。宋朝州一级行政长官,以京朝官及閤门祗候以上武臣充任,职掌与知州略同。

  • 四翊将军

    梁陈时对翊左、翊右、翊前、翊后四将军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