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路都统司
参见“都统司”。
参见“都统司”。
古代小官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狄设黼扆缀衣。”传“狄,下士。”
官名。西域诸国置,或分左、右,佩汉王朝印绶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,秩第九品,掌诸署事务。
官名。简称“步军统领”,俗称“九门提督”。清朝步军统领衙门之最高长官。额设一人。初设时名“步军统领”,专管八旗步兵,秩正二品。康熙十三年 (1674) 兼提督九门事务。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 (南、北、中
即“开封府尹”。官名。五代时开封府的长官。见“开封府尹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于置印花税处,员额五人。
学馆合称。唐朝指国子监所领六学馆: 太学、四门馆、广文馆、律学、书学、算学。《昌黎集》卷一四《太学生何蕃传》:“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”,“请谕留蕃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军官。北皮室军长官。多以勋戚及亲信大臣任之。
即“光台钱”。
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。唐代科举考试, 诗赋兼用, 诗与赋皆拘牵音韵,束缚韵调, 诗较赋之段落字句为少,其律尤为谨严。至于诗赋出题,唐初不一定都有出处,考官有时以己意立题,应试者若不明题意,可以向考官询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