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县侯

县侯

爵名。①汉朝置,即食邑为县之列侯。汉制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亭。三国魏置为第七等爵,位男下、乡侯上。晋朝定位在开国县男下,三品。南朝宋因之。北齐设散县侯,位低于开国县侯,高于开国县伯,三品。②南北朝、唐朝为“开国县侯”省称。


爵名,县侯即列侯之食邑为县的。汉承秦爵二十级,以赏有功之臣。其第二十级为列侯。在列侯中,功大的食县,小的食乡、亭。食县之列侯,又称县侯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列侯》)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封超等五人为县侯,勋等七人为亭侯。”其后,三国、晋皆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庶老

    学校教师名。夏商时设置,由氏族社会中长老发展而来,掌教平民子弟。夏代以教射为主,商代以教文化为主。《礼记·王制》记“夏后氏……养庶老于西序,……殷人养庶老于左学。”参见“校”、“学”。

  • 同判三司使

    官名。见“三司副使”。

  • 楚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明元帝泰常(416—423)间叔孙建自广阿镇将除使持节、都督前锋诸军事,楚兵将军、徐州刺史,率军进攻南朝宋。见《魏书·叔孙建传》。

  • 司环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司环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总理衙门章京

    官名。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职官。咸丰十一年(1861)设。分为四种:总办章京,满、汉各二人,掌承发庶务、帮办章京,满、汉各一人,掌赞佐总办之职。章京,满、汉各七人; 额外章京,满、汉各八人; 掌各股

  • 武学学正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(1146)重建武学,置一员,兼任武学学录。

  • 将作都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酷吏·羊祉传》:“为将作都将,加左军将军。”领将作大匠所属工徒。北齐、北周不置。

  • 永兴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南面官,亦称“永兴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掌永兴宫汉人之政令。置都部署、副部署、同知等职。

  • 世子庶子

    官名。西晋、十六国后秦、南朝宋王国皆置,掌辅翊王世子,职比“太子庶子”。麴氏高昌国亦置。官名。晋代置于王国。按太子所属有庶子,称太子庶子,是为太子服务的。世子的庶子称世子庶子,当亦是世子的属官,为其服

  • 判祠部司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见“祠部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