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县参事会

县参事会

县自治行政的辅助机关。民国初年,各省除设县议事会之外并设有县参事会,为办理自治行政的辅助机关,但可以代替县议事会议决各种事项,在一定条件下兼具立法机关的性质。其议决的主要事项为:一、县议事会议决事件的执行方法及其顺序;二、县议事会委托代办事件;三、县知事交与代替县议事会议决的事件;四、审查县知事提出县议事会的议案;五、处理选举舞弊的本县全体诉讼以及和解事件,六、公断或和解城镇乡自治权限以内的事件。县参事会得会同知事或其可派委员查核自治经费的收支帐目。县知事对于县参事会的决议,有提出复议和撒销之权。参事会由县知事兼任会长,参事员四至十二人,由县议事会议员互选;并得酌设职员若干人,由县知事派充。县参事会常会每月开会一次,由知事召集或参事员半数以上的请求,得开临时会,会期由知事酌定,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停办各级地方自治后,县参事会被撤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别署监

    官名。南朝梁诸州置,流外三品勋位,职掌不详。

  • 北洋通商大臣

    官名。简称“北洋大臣”。清朝同治九年 (1870) ,改三口通商大臣设。加钦差名义,由直隶总督兼。掌直隶、奉天、山东三省通商、交涉、海防及其它洋务。凡津海、东海、山海各关政悉统焉。官名,清朝道光年间,

  • 技佐

    官名。民国置,掌管技术。位在技监、技正之下。参看“技监”“技正”条。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技术部员,地位在技士之下。参见“技正”。

  • 公主门尉

    官名,掌公主家的门卫和治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宗正》。官名。西汉置,为公主属官,掌守护公主家。

  • 符节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。隋改名符玺局。参见“符节令”。官署名。北齐设置,属御史台,掌符节之事。设官有符节令一人,符玺郎中四人。

  • 奏弹

    ①御史台上行公文,用于纠弹百官。《梁书·刘之遴传》: “宪台奏弹,皆之遴草焉。”② 门下省上行公文,用于纠弹百官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: 门下省“下之通上,其制有六”,“二曰奏弹”。

  • 佥太史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太史院的佐官,秩从三品,员额二人。

  • 西宁办事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特设管理青海地区之驻札大臣。乾隆元年(1736) 设,驻西宁。辖青海三十六旗。所属有司员、笔帖式。官名。青海各部落,名为青海额鲁特蒙古。清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于西宁置办事大臣一人,统辖

  • 大都分府

    官署名。置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(1353),立于京城四隅,以备防御。

  • 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阁所属机构。雍正八年(1730)设。掌稽察各部院及八旗办理奉旨特交之事,按时汇奏。同时,负责稽察修书各馆的“课程”。长官为管理大臣,无定员,于满、汉大学士、尚书、左都御史内特简兼充。其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