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发运司

发运司

官署名。宋初有三门白波发运司、京畿东路水陆发运司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置江淮水陆发,运司于开封,置发运使、发运副使、发运判官,掌江、淮漕运之事。端拱元年(988)罢江淮发运司,以其事隶排岸司。至道元年(995)复于淮南置司,设使、副。仁宗庆历七年 (1047) 又置于真州,设制置发运副使主之。南宋初,仅掌籴买之事。高宗绍兴二年(1132)罢。八年,复置江湖荆浙闽广经制发运司,专掌籴事,九年罢。后置废不常。


官署名。宋设此官署,掌管河运等事务。 《宋史·职官七·发运使》:“政和二年,罢转船仓,六路上供米径从本路直达中部,以发运司所拘纲船均给六路。宣和初,诏:‘发运司视六路丰欠加籴上供……自今每岁加籴一百万石,同年额输京。’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门缺

    清朝官缺之一。即指守卫京师内外城门额设之职官。

  • 天下兵马大元帅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(933)置,以秦王安从荣为之,中书门下奏节度使见元帅之礼仪,虽带平章事衔,亦以军礼廷参。北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)复以钱俶为之。辽朝置,授太子、亲王,总军政。辽太宗以此职继

  • 中黄藏

    府库名,又称中藏府、中黄藏府,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。置令、丞。《后汉书·少府》:“中藏府令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: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。丞一人。”注:“《汉官》曰:员吏十三人,吏从官六人。”

  • 稽勋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稽勋清吏司”。

  • 印务梅伦

    官名。清至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,每旗一人,佐理旗政,地位在协理台吉之下。印务梅伦有事故时,由管旗副章京或闲散梅伦代之。印务梅伦限于台吉出身者充任。

  • 提塘官

    官名。明、清时外省派驻京师传递文书之官员。简称“提塘”。掌递本省与各部院往来文书,并负责领送颁给本省官员的敕书及州县印信。清制,各省派驻京师者共十六人,隶兵部捷报处。由督抚于本省武进士、武举人及候补、

  • 门局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。属东宫。

  • 治宜正

    见“治仪正”。

  • 药丞

    官名。东汉隶少府所属太医令,员一人,秩三百石,主药。官名,东汉置,属太医令,掌药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:“太医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掌诸医。药丞、方丞各一人。本注曰:药丞主药,方丞主药方。”

  • 世吏

    世代为官的官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。”注:“师古曰:言旧吏家子孙而其人后出求进,又年少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