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计郎中
官名。即比部郎中,唐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改,肃宗至德二载(757)复名比部郎中。
官名。唐天宝十一载(公元752年)改比部郎中为司计郎中,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复旧。
官名。即比部郎中,唐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改,肃宗至德二载(757)复名比部郎中。
官名。唐天宝十一载(公元752年)改比部郎中为司计郎中,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复旧。
官名。东汉置,属卫尉,为左都候副职,秩三百石。助令掌剑戟士,领员吏二十八人,卫士三百八十三人,徼巡宫中。官名,东汉置,属卫尉,掌佐左都候主剑戟士巡逻宫中等事,有属吏二十八人,卫士三百八十三人。见《后汉
①官同者称友。西周金文中,与大史官同者称大史友,与内史官同者称内史友。春秋金文中称官同者为朋友。《王孙遗者钟铭》: “用宴以喜,用乐嘉宾父兄,及我朋友。”《诗 ·大雅·假乐》: “之纲之纪,燕及朋友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八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八品上。
宰相职衔。即同中书门下三品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中书门下为东西台,故名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门下省为东台,中书省为西台,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东
①下级佐助上级。《周礼·春官·职丧》: “凡国有司以王命有事焉,则诏赞主人。”②周朝各种仪式中之引导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 “内史赞之。”
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诸帐官中的大国舅司,掌国舅乙室已小翁帐兵马之事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北面官,属北大王院。掌北院从军之政令。设统军使、副使、都监等职。官署名,辽朝置,掌北院从军之政令。其官有北院统军使、北院副统军使、北院统军都监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。参看“北院”条。
官名。西晋置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太安(302—303)中,并州饥乱,勒与诸小胡亡散,乃自雁门还依宁驱。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,驱匿之,获免。”
“左武伯中大夫”的省称。
官名。北魏少府所属有内署令,秩第四品。内署之职可能相当于南朝宋的中署,参见“中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