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君王

君王

①周朝指诸侯和天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”郑玄笺: “宣王将生之子,或且为诸侯,或且为天子。”②春秋时期对称王的诸侯国君的尊称。 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 “江羋怒曰: ‘呼!役夫! 宜君王 (楚成王) 之欲杀汝而立职也。’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要会

    官府记录财政收支情况的文书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:“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”,“听出入以要会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:“要会,谓计最之簿书,月计日要,岁计曰会。

  • 梅勒章京

    满语官名。又作“美凌章京”。原称“梅勒额真”,后金天聪八年(1634)改是称。汉名为副都统。参见“梅勒额真”、“副都统”。官名,清置,为八旗长官,初名梅勒章京(为满语),后改称副都统(为汉语)。《清史

  • 某国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某国详稳司”。

  • 钱法侍郎

    官名。即督理钱法侍郎。明末於户部置,品秩正三品,与侍郎同。天启五年 (1625) 因钱法混乱,专设户部侍郎一人督理。清亦置。参见“督理钱法侍郎”。

  • 侯国洗马

    官名,也写作先马,侯出行时为先导。西汉置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司关大夫

    官名。即司门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司门郎中。

  • 掖庭丞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由永巷丞改名,任用宦者,员八人,其一为暴室丞。辅佐掖庭令管理宫女事务。东汉置左右丞及暴室丞各一员。三国魏沿置。北齐置一员,为掖庭署次官。隋朝置二员,正九品。初为掖

  • 推直

    即“推直官”。

  • 内典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由宦者担任。《魏书·阉官传》:“(王质)幼下蚕室,颇解书学,为中曹吏、内典监,稍迁秘书中散。”

  • 回部札萨克

    官名。新疆回部哈密、吐鲁番二部先后于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内附,清政府分别将两部各编为一旗,以其部长为札萨克,其后均进封为郡王。其下置协理台吉、管旗章京、参领、佐领等官,一如蒙旗之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