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方馆使
官名。北宋初以检校官判四方馆,太宗淳化四年(993)置使,掌馆事。后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阶官,属横班诸司使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复置二员,使领本职,正六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阶官名,改拱卫大夫,复为横行阶官,另置知四方馆事领其职。辽、金皆置为四方馆长官。金为正五品,掌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。
官名,金朝置。为四方馆长官,正五品,掌提控诸路驿舍驿马和陈设器皿等事。其佐官有副使,从六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官名。北宋初以检校官判四方馆,太宗淳化四年(993)置使,掌馆事。后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阶官,属横班诸司使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复置二员,使领本职,正六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阶官名,改拱卫大夫,复为横行阶官,另置知四方馆事领其职。辽、金皆置为四方馆长官。金为正五品,掌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。
官名,金朝置。为四方馆长官,正五品,掌提控诸路驿舍驿马和陈设器皿等事。其佐官有副使,从六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官名。南宋置,为从八品武阶官,属小使臣。
官名,汉三公府置清诏掾,掌奉命出使某地察举诏书指定的事。在府称清诏掾,出使时称清诏使。《风俗通》:“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诏,使荆州。”《后汉书·范滂传》:“时冀州饥荒,盗贼群起,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。”
官名。见“司膳寺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厨”。
官署名。为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仁宗皇庆元年 (1312),由隆镇上万户府改立。军士来自唐兀、贵赤、西域、钦察、阿速等色目卫军,亦包括部分汉军和哈刺鲁军。掌屯守大都围周各隘口。置都指挥使三员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又称“长宁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掌长宁宫汉人兵马之政。设都部署、副部署、同知等职。
学官名。掌教授小学生经义。十六国后赵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(494) 迁都洛阳,立四门小学,置四门小学博士,亦称四门博士或小学博士。九品上。世宗永平元年 (508),大选儒生,以为小学博士,员四十
官名。辽朝置,属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右龙虎军大将军上。
官名。郑成功设。为其军队中最基层之带兵官。参见“正领”。
宋朝资政殿大学士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