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门下吏名。北齐京县主记与记室并置,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参见“县主记掾”。
官名。北魏末置,掌左厢禁卫军兵。东魏相府亦置,经常统兵出征。《北齐书·薛孤延传》:“入为左卫将军,改封平秦郡公。为左厢大都督,与诸军将讨颍州。”
官名。北齐置,太史署次官,亦称太史丞。佐太史署令掌本署事务。
官名。明初掌军事司法的职官。详见“都镇抚”。
学官名。东汉时郡国学校分科置掾,《隶释》一四《蜀学师宋恩等题名碑》有易掾二人,掌授《易》。
官名。明朝士官名号之一。乃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之头目,无专职品级。世袭。
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置,四员,正四品下,掌监诸门,检校出入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。为大理院的长官,见“大理院”。
官名。元朝置,肃政廉访司长官,各道监司设二员,正三品。下辖副使、佥事、经历、知事掌地方监察之事。官名。元置,为廉访司长官,掌纠察官吏、狱讼,兼管农业。详“肃政廉访司”条。
官名。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海军部的长官。见“海军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