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尹

大尹

官名。春秋战国时宋国置,卿爵,一说为近官有宠者,一说为宋外戚之官。新莽始建国元年(后9)改太守为大尹,东汉复旧称。明朝尊称府县主官为大尹。清朝则为知县别称。


1、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六年》:“因大尹以达。大尹常不告,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。国人恶之,司城欲去大尹。”杜注:“大尹,近官有宠者。”按:大尹为宰相、令尹之类的执政官员。《战国策·宋策》:“谓大尹曰:君日长矣,自知政,则公无事。公不如令楚贺君之孝,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,则公常用宋矣。”高诱注:“大尹,宋卿也。”

2、王莽时大尹即郡守(郡太守)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改郡太守曰大尹。”“莽以《周官》、《王制》之文,置卒正、连率、大尹,职如太守;属令、属长,职如都尉。置州牧……公氏作牧,侯氏卒正,伯氏连率,子氏属令,男氏属长,皆世其官。其无爵者为尹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莽以涉为镇戎大尹,援为新成大尹。”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(侯霸)后为淮平大尹,政理有能名。”东汉时恢复旧称。

3、明朝称府县长官为大尹,清朝为知县的别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遥辇乣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遥辇乣详稳司”。

  • 户曹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户曹清吏司”。

  • 太子右卫率

    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五年(269)分太子卫率置,宿卫东宫,亦任征伐,地位颇重。东晋、南朝皆置,宋二员,五品; 齐一员; 梁一员,十一班,领崇荣、永吉、崇和、细射等四营,属官有丞、殿中将军、员外将军、正员

  • 襄试委员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在各种典试委员会中设置,员额若干人,协助典试委员主持考试事务。

  • 相邦

    官名。即相国。战国赵、魏、中山、秦等国置。赵国兵器《相邦春平侯剑铭》: “四年,相邦春平侯”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为吏之道》所引魏国法律“魏户律”: “廿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,告相邦。”参见“相国”

  • 稍伯下大夫

    即“小稍伯下大夫”。

  • 典染匠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染织物等事。员额及官阶不详。

  • 典绣锦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督男绣工刺绣。员额二人,官级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中央医院

    卫生署所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理疾病之治疗预防以及医务人员的实地训练等事项。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十月三十日内政部修正公布的《中央医院章程》规定,本院置内、外、妇产、小儿、眼、耳鼻咽喉、

  • 右单于

    东汉末乌丸首领。袁绍因乌丸助其击公孙瓒,遣使拜乌丸三王皆为单于,《三国志·乌丸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记》载其版文: “乌桓单于都护部众,左、右单于受其节度,他如故事”。汉末乌丸(桓)首领名。为右乌丸部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