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司直

太子司直

官名。唐高宗显庆元年(650) 端尹 (詹事) 府始置,员二人; 龙朔二年(662) 改隶桂坊,置三员,职比侍御史。咸亨元年(670) 依旧二员,隶詹事府,正七品上,掌纠劾东宫宫僚及率府之兵,太子监国则与詹事、庶子为三司使,一人与司议郎、舍人分日受理启状。


官名。唐代太子詹事府有司直二人,正七品上,比侍御史,掌纠劾宫寮及率府之兵。皇太子朝,则分知东西班。太子监国,则司直一人与司议郎、舍人分日受理启状。太子出,则分察卤簿之内。其属有令史、书令史、亭长、掌固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东宫官·詹事府》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詹事·司直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稽俸处

    官署名。见“稽俸厅”。

  • 两京武库丞

    官名。唐朝京城长安 (今陕西西安)、东都 (洛阳) 武库署次官,隶卫尉寺,各置二员,从八品下。

  • 油库吏

    县分职吏名。南朝置,《南史·陈本纪》记陈霸先曾“至建邺,为油库吏。”其职为主管油库。

  • 祠部长史

    官名。曲氏高昌国祠部长官。职掌同尚书。参见“祠部”。

  • 集贤相

    宋朝宰相别称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,宰相带集贤殿大学士者,称集贤相。北宋以宰相兼集贤殿大学土者,俗称集贤相。

  • 内坊局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内坊局。

  • 丽正书院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(724)置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。参见“丽正修书院”。

  • 市朝

    官署名,为市官办公的地方(处所)。因而用它来比喻争名争利的地方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,今三川、周室,天下之市朝也。”

  • 第三领人庶长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三领民庶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从六品。

  • 翰林侍讲学士

    官名。见“侍讲学士”、“翰林侍读学士”。官名。掌侍讲经史。《宋史·职官二·翰林侍讲学士》:“咸平二年,国子祭酒邢昺为侍讲学士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翰林院》:“侍读、侍讲司训课。”金、元、明也设此官。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