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春秋置。女官。掌王侯夫人的辅导和护卫。一说由年老大夫的妻子充任。《公羊传·襄公三十年》: “吾闻之也,妇人夜出,不见傅、母不下堂。”何休注: “礼,后夫人必有傅、母,所以辅正其行,卫其身也。选老
官名。明清都察院之属官。专司巡漕。明永乐十六年(1418)差御史巡漕。万历(1573—1619)中定设御史一员,督催粮务。清初停废。雍正七年(1729),因粮船过淮抵通诸弊丛生而复设二人,以御史、给事
公府诸曹之一。见“公府典宾曹”。
官名。清朝督理漕运之官员。隶于漕运总督。漕粮北上,各省漕船分帮,每帮设武举一人随帮效力,协助领运千总督运,三年无误,以卫千总推用。咸丰三年 (1853) 停。
官署名。明初于各省置,掌一方军政。洪武八年(1375)俱改为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。
官名。金朝始置,为世袭军职。金太祖时于都统下置,统领猛安、谋克。海陵王天德三年(1151)废罢。蒙古成吉思汗建国,封右、中、左三万户,分领属下军民。元朝建立后,于中枢及各路置万户府,以统兵多少分上、中
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二不领民庶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六品。
清代勇营兵士名。见“哨”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,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。
①官署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二开府府(骠骑府),置开府(骠骑将军)一员,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员,行参军三员,领军坊、乡团,掌宫禁宿卫。②官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二开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