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府少卿

太府少卿

官名。北魏孝文帝时始置,为太府副贰,位在丞上,四品上。北齐置为太府寺次官,员一人,四品上。隋、唐、五代员二人。隋初正四品上,炀帝改从四品; 唐从四品上。协助太府卿掌仓储出纳,两京诸市,通判各署事务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外府大夫、司府少卿,旋各复旧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寺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始为职事官,正六品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罢,绍兴四年(1134)复置。自北齐以来亦称“太府寺少卿”。参见“太府寺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祠部牒

    即“度牒”。

  • 左京辅都尉

    官名,掌管地方军队,护卫京师及京师左郊的武事、治安纠察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收发红本处

    官署名。简称“红本处”或“收本房”。清朝内阁所属之办事机构。清中期以后设立。掌收发“红本”(即经皇帝用红笔批示的奏章)。由大学士于满、汉中书内委员理事,无定员。起居注馆咨送揭帖和各地咨送内阁饭银,亦归

  • 省洋务局

    官署名。或称交涉局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与外国领事交涉事件。

  • 谟宁令

    官名,西夏置,意为天大王。西夏党项语“谟”即天,“宁”即王,“令”即大。景宗显道元年(1032),元昊立官制时,此为蕃官名号之一,授重巨野利仁荣。

  • 右骁卫

    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右备身府置,又称右骁骑,十二卫之一。置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统诸鹰扬府府兵; 置护军四员,掌副贰将军,寻改武(虎)贲郎将,又置武(虎)牙郎将六员,有长史、录事

  • 法曹令史

    官名。汉、晋、十六国后赵皆置。法曹低级官吏,掌文书庶务。官名,汉置,掌本曹文书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太尉·令史》:“閤下令史主閤下威仪事,记室令史主上章表报书记,门下令史主府门,其余令史各典(本)曹文书

  • 正一真人

    道教封号。全称龙虎山正一真人。明清掌道教者,领龙虎山上清官道众。洪武元年(1368)张正朝入朝,封为真人,秩二品,世袭。隆庆(1567—1572)中革去真人,只称提点,万历(1573—1620)初仍复

  • 大长秋卿

    官名。即“大长秋”。十六国后燕、北魏亦称“大长秋卿”。参见“大长秋” 。

  • 司天台提点

    官名,金朝置,正五品,掌天文历数、风云气色,密以奏闻。其佐官有监,从五品;少监,从六品;判官,从八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官名。金代司天台以提点为主官,职掌相当于唐代的司天台监,参见“司天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