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女官

女官

①帝王宫中执事的女性官员的合称。历代均置。品位名目不一。汉分十四等,顺次名昭仪、婕妤、美娥、容华、美人、八子、充依、七子、良人、长使、少使、五官、顺常、无涓。后赵先有十八等,后增至二十四等; 东宫十二等,诸公侯置九等。唐朝称内官,分十九等,顺次为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、昭仪、昭容、昭媛、修仪、修容、修媛、充仪、充容、充媛、婕妤、美人、才人、宝林、御女、采女; 开元时又置惠妃、丽妃、华妃,亦有宫官,即“二十四司”、“二十四典”、“二十四掌”。明朝由宫女、经女秀才、历女史递升女官,其中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攻、宫正正五品; 司记、司言、司簿、司闱、司籍、司乐、司宾、司赞、司宝、彤史正六品;典记、典言、典宝、典正等正七品; 掌记、掌言、掌宝正八品,凡一百八十七人,五、六年得归父母,听婚嫁。永乐时,仅保留司宝,掌收贮宝玺,余尽移于宦官。清朝尽罢。②太平天国妇女职官的合称。分朝内、军中、职同三种。朝内女官设军师四人,下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正副丞相共十二人,禁城女检点三十六人,指挥七十二人,将军四十人,分别在天王府及各王府供职。军中女官有总制、监军、军帅各四十人,卒长一千人,管长四千人。另有职同女官,殿前女绣锦指挥二百四十人,职同指挥; 女绣锦将军二百人,职同将军; 女绣锦总制一百二十人,职同总制; 女绣锦监军一百六十人,职同监军,均为统率女绣锦营的女官。此外,有内掌门三百人,内贵使二百八十人。女官合计六千五百八十四人。名位虽高,职权不大。


凡在宫中掌管某一职事之女子,也都是皇帝的妃子,皆为女官。周朝的九嫔、世妇、女御、女祝、女史等都是女官。见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。到汉朝,宫中女官十四级十九种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又有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、之号焉。至武帝制倢伃、娙娥、傛华、充依,各有爵位,而元帝加昭仪之号,凡十四等云。昭仪位视丞相,爵比诸侯王。倢伃视上卿,比列侯。娙娥视中二千石,比关内侯。傛华视真二千石,比大上造。美人视二千石,比少上造。八子视千石,比中更。充依视千石,比左更,七子视八百石,比右庶长。良人视八百石,比左庶长。长使视六百石,比五大夫。少使视四百石,比公乘。五官视三百石。顺常视二百石。无涓、共和、娱灵、保林、良使、夜者皆视百石。”注:“师古曰:夜者,主职夜事。”其后,唐朝女官分十九等,明代设六局一司。见《续文献通考·职官六·女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察后署

    官署名。明朝永乐(1403—1424)年间上林苑监十属署之一。其置废、设官同“典察左署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左祗候郎君班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官。隶著帐郎君院。统领左祗候郎君班的衙署。辽著帐郎君院分司之一。其官有左祗候郎君班详稳、左祗候郎君直长、左祗候郎君闸撒狘,统领所属左祗候郎君。

  • 熊渠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统兵。周武帝宣政元年(578),郭衍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。正五命。官名。《韩诗外传》记楚人熊渠子夜行见卧石,以为是伏虎,弯弓射之,箭入,下马视之,始知为石。后遂以熊渠为武士之名。晋左卫有熊

  • 车郎将

    官名,也简称车将,西汉置,属郎中令(光禄勋),掌守宫殿门户,出充车骑,秩比千石。车郎将分左右,左车郎将掌左车郎,右车郎将掌右车郎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,参看“车将”条。官名。西汉置,属光禄

  • 司兵参军

    ① “司兵参军事”省称,参见该条。②官名。宋朝置,但仅存其名,多不除授。官名。掌武官选、兵甲、器仗、门禁、管钥、军防、烽候、传译、略猎。唐置,在府为兵曹参军,在州为司兵参军,在县为司兵。见《新唐书·百

  • 宫殿监督领侍

    宦官官名。清置,见“总管太监”。

  • 侯家丞

    侯的家臣之一。西汉始置,主侍侯,理家事。列侯在临终时关于后事的重大安排,均由家臣上奏、转达或者代表侯本人致礼,在家臣中其地位较高。东汉时规定列侯所食封户不满千户的不得置家臣。三国魏于家臣之上置家令,家

  • 兵马都总管

    官名。见“诸军兵马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坐曹

    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,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。

  • 左右武卫府

    官署名。隋开皇中置,设大将军各一人,掌领外军宿卫。所属有长司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人,行参军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