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小侯

小侯

周朝边远地区的诸侯国君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庶方小侯,入天子之国曰某人,于外曰子,自称曰孤。”郑玄注: “谓戎狄子男君也。”孔颖达疏: “小侯,谓四夷之君,非为牧者也。”


1、东汉指有侯爵的外戚之子弟,或将承袭侯爵的外戚之子弟;因非正式封侯,故号小侯。《后汉书·显宗孝明帝纪》:“是岁,大有年。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,置五经师。”注:“为外戚樊氏、郭氏、阴氏、马氏诸子弟立学,号四姓小侯,置五经师。以非列侯,故曰小侯。”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二年春正月甲子,皇帝加元服。庚午,大赦天下。赐河间、勃海二王黄金各百斤,彭城诸国王各五十斤,公主、大将军、三公、特进、侯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、将、大夫、郎吏、从官、四姓及梁邓小侯、诸夫人以下帛,各有差。”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:“显宗即位,以禹先帝元功,拜为太傅。”“永平元年,年五十七薨,谥曰元侯。帝分禹封为三国:长子震为商密侯,袭为昌安侯,珍为夷安侯。禹少子鸿,好筹策。永平中以为小侯。引入与议边事,帝以为能,拜将兵长史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(马防)子钜,为常从小侯。”注:“以小侯故,得常从也。”

2、指少数民族的首领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庶方小侯,入天子之国,曰某人。”注:“小侯,谓四夷之君。”

3、指小诸侯。《史记·汉诸侯王年表》:“大国不过十余城,小侯不过数十里,上足以奉贡职,下足以供养祭祀,以蕃辅京师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败狄,其车甲与货,小侯受之,大侯近者,以其县分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军器大监、副监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建德四年(公元575年)春正月,初置营军器监。”以军器大监与军器副监为正副长官,掌兵器的制作。任军器大监者,见《北周六典》引庾信《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天和二年(

  • 掌冶方丞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)置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名掌冶丞。

  • ①官名。“行人”省称,即通使诸侯者。②官制用语。指官缺未补,暂由他官兼摄其事。汉朝摄行制度较普遍。有以低级官吏摄行高一级职务者,有以平级而兼摄行者,亦有以文官行武官事者,也有以武官行文官事者。魏晋南北

  • 中台侍御应内史

    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六人,六品。

  • 行人司司副

    官名。明朝行人司副长官,左、右各一人,从七品,专掌奉节出使诸事。

  • 三库堂主事

    官名。亦称三库档房主事。清朝管理户部三库大臣之属官。雍正二年(1724)设,满洲一人,领总档房事,三年一更代,缺出于各部院满洲主事内保送选补。掌理三库之文案,籍会出纳,综汇奏销,兼掌解库银两之批回及雇

  • 京防营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京师临时军事治安机构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职掌联络京师各军,稽查逃兵游勇诸事宜。官署名。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十一月初一日设立,是清代濒临灭亡时所设的京城防务机构。其任务是联

  • 征欠司

    即“三司都理欠司”。

  • 伍佰

    亦作“五百”。汉朝官署侍从小吏,职在导引,问事。《后汉书·宦官传·曹节传》李贤注引韦昭《辨释名》曰: “五百字本为‘伍’。伍,当也; 伯,道也。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。”

  • 东掌客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掌客置。北周沿置。秋府官宾部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掌东边诸国使臣来朝的接待和安排。下设东掌客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