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长
学官名。宋徽宗崇宁五年 (1106),以州、县小学学长改称。《大观重修国子监小学格》规定,州、县小学设职事小长一人,学生三十人以上则增设一人。
官名,汉时大夏置,为城邑长官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(大夏)无大长,往往城邑置小长。”
学官名。宋徽宗崇宁五年 (1106),以州、县小学学长改称。《大观重修国子监小学格》规定,州、县小学设职事小长一人,学生三十人以上则增设一人。
官名,汉时大夏置,为城邑长官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(大夏)无大长,往往城邑置小长。”
官名。见“弘文馆”。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总领围场事务。下置都管、使、副使等职。
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分染坊为东、西染院,改染坊副使为东、西染院副使。其后,用为武臣迁转之阶,属西班诸司副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
官名,金朝置,从八品,掌拘收退朴等物及出给之事。其佐官有副使一员,正九品;判官,从九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。
明朝兵部尚书清军机大臣及明清大学士之别称。
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月选官员班秩之一。凡内外官缺出,以正班之员选补。单、双月选官缺,分别以进士、举人、恩贡、拔贡、副贡、荫生、散馆庶吉士、满教习、教习及捐输、应升、俸满即升、卓异、俸深、议叙、降调、
官名。金世宗时于上京、淑温特二地置,属大宗正府,秩正七品,管理当地居住的宗室人户。《金史·宗亨传》记其为“淑温特宗室将军”。明昌二年(公元1191年)改称司属。参见“司属令丞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司盟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营作大监之副贰,佐其掌宫殿苑林营建。
官名。南齐置。参见“校籍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