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史

左史

官名。史官之一。周朝始设,为太史之别称。时有左、右史之分,左史掌记事,书国史; 右史掌记言。《礼记·玉藻》: “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郑玄注: “其书,《春秋》、《尚书》其存者。”孔颖达疏:“《春秋》是动作之事,故以《春秋》当左史所书。”一说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(《汉书·艺文志》)。春秋时晋、楚两国均置左史。后世亦有沿此者,然不常置。唐朝高宗龙朔二年(662),改起居郎为左史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宋朝之起居郎亦称左史。职掌均同前。明、清不设左、右史,直仿唐、宋,以起居注官行其职。太平天国于永安(今广西蒙山)建制时仿古制置,属朝上职官,正、副各一人,职同检点。主记事,兼为天王作起居注,为太平天国之国史官。参见“起居郎”、“起居注官”。


1、官名,周始置,为太史之别称。周朝史官分左史和右史,一说左史记事,书国史,右史记言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(天子)玄端而居,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一说左史记言、右史记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之王者世有史官,君举必书,所以慎言行,昭法式也。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,事为《春秋》,言为《尚书》。”春秋时晋楚两国皆置左史。

2、官名,太平天国置。左史掌朝中记事,右史掌朝中记言;皆正副各一人。见《贼情汇篡·卷三》。

3、唐朝龙朔二年改起居郎为左史,咸亨元年复旧。宋朝既置起居郎又置左右史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起居郎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一·门下省·起居郎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丞直

    官名。即“太子内坊丞直”。

  • 司虣

    官名。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 司市属吏。掌理市场治安秩序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司虣,十肆则一人”,“掌宪市之禁令,禁其斗嚣者,与其虣乱者,出入相陵者,以属游食于市者。若不可禁,则搏而戮之”

  • 火器营总统

    官名,清设此官。为火器营主官。清代康熙年间始置火器营,设鸟枪护军,每人鸟枪一支,并有子母炮,专司练习火器。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火器营》:“火器营,掌印总统大臣一人。总统大臣无员限(王公、侍卫内大臣、都统

  • 连长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①基层行政官员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制五家为轨,轨有长; 十轨为里,里有司; 四里为连,连有长。”②下级军吏。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管子于是制国”,“四里为连,故二百人为卒,连长帅之

  • 时宪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朝钦天监所属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设。掌编制时宪书,推算月食,绘图以测验,各项祭祀,则选择吉日记于册。设有五官正、春官正、夏官正、中官正、秋官正、冬官正、五官司书、博士、天文生等,分掌各

  • 威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第六品中,二十三年改第七品上。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权置,五品。崇祯十六年 (1643) 于襄阳定制,中营制将军下设正、副、左、右四人,左营制将军下设一人,

  • 奉宸卫

    官署名。唐设此官署,掌侍卫。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十六卫》注:唐高宗“显庆五年,改左右府曰左右千牛府。龙朔二年……左右千牛府曰奉宸卫,后又曰左右千牛卫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右千牛卫》:“左右千牛卫,

  • 首卿

    即太常。以其位居九卿之首,故称。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臣班叨首卿,位尸封典。”时延之为太常。

  • 太子中盾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太子中盾署长官,九品,员一人。参见“太子中盾署”。

  • 笔帖式考试

    清制,笔帖式专任部院各衙门的满文书写与翻译等事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 定笔帖式出缺, 俱令考试补授。宗人府、内阁、各部院、八旗都统等衙门、盛京兵部、外省将军、都统、副都统各衙署,均设有笔帖式缺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