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勋清吏司郎中
官名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录勋清吏司长官。掌司事。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 改称典属清吏司郎中。
官名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录勋清吏司长官。掌司事。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 改称典属清吏司郎中。
官名。同“左一护军府副护军”。
官名。西汉置。以骑郎持节骑从乘舆左右,故名。《汉书·杨恽传》颜师古注: “为骑郎而常侍,故谓之常侍骑也。”官名,汉置,属郎中令,因其为骑郎而常侍,故称常侍骑。掌侍从皇帝。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忠弟恽,字
官名。清朝銮仪卫之职官。顺治十一年(1654)设。定额六员,俱满缺,掌銮仪卫所属六所之事。
将军名号。王莽置五威前关、后关、左关、右关将军。尉睦侯王嘉为后关将军,掌北挡燕赵,尉睦于后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官名。相传夏朝所置。掌宣布政令。《尚书夏书·胤征》: “遒人以木铎徇于路。”孔安国传: “遒人,宣令之官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 “故《夏书》曰:“遒人以木铎徇于路,官师相规,工执艺事以谏。’”木铎
官署名。北宋卫尉寺置,掌收储军器衣甲。官库名。见“内弓箭库”。
三国蜀汉行政区划。蜀汉疆域为益州全境,所辖仅为汉代十三州之一。乃析益州部分辖境置为梁州。益州治所在成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),梁州治所在汉中(今陕西省汉中东)。建兴七年(公元229年)诸葛亮伐魏,拔武都、
见“使匈奴中郎将”、“护匈奴中郎将”。官名,西汉置,掌出使匈奴。汉武帝与匈奴来往,常以中郎将为使臣为临时性的,后成为定制。东汉与南匈奴来往多,便正式置“使匈奴中郎将,但仍有匈奴中郎将”之称。《汉书·金
官名。元奎章阁学士院置,员额二人,参掌文词、翰墨等事。
1、君主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主倡而臣和,主先而臣随。”2、公卿大夫。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主以利得民。”注:“主,谓公卿大夫。”3、大夫之妻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主孟啖我。”注:“大夫之妻称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