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彻侯

彻侯

爵名。战国秦二十等爵最高一级,以其爵位上通于天子,故名。秦汉沿置,因避汉武帝刘彻讳,改为通侯或列侯。金印紫绶。汉朝列侯有征收封邑租税之权。


爵名,即列侯,为秦、汉二十级爵的第二十级,为避武帝讳,改曰列侯,或通侯;金印紫绶,以赏有功。列侯所食县为侯国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爵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列侯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递送科

    清朝兵部车驾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
  • 侍御扶持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后宫官,比六品。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

  • 端公

    侍御史别称。《通典》卷二四《职官》六《侍御史》:“定殿中监察以下职事及进名改转台内之事,悉主之,号台端,他人称之曰端公”。唐代御史俗称端公,因其位居御史台之端(首),故称。《通典·职官六·侍御史》:“

  • 府判

    宋朝诸府判官简称。

  • 纳降使

    唐羁縻府州临时特遣使。《资治通鉴·唐纪十四》记贞观二十年(公元646年)八月,回纥等十一姓各遣使归命,乞置官司,太宗大喜,遣使纳之。

  • 侯行人

    侯的家臣之一。西汉置,其职掌为奉行侯的使命。东汉省。

  • 内职大臣

    指在宫禁中掌权的大臣,如尚书令、中书监令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:“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,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也。”

  • 司郊上士、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司郊上士,正三命;司郊中士,正二命;司郊下士,正一命。掌郊祀之事,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《周书·孝闵帝纪》:“元年(公元557年)春正月辛丑,即天王位,柴燎告天。壬寅,祠圆丘。……癸卯,祠方

  • 管干宫观

    宋朝宫观官名。北宋有管勾宫观,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。参见“宫观官”。

  • 同知弘文院事

    官名。金置,为弘文院副长官,从六品,位在知院下,与知院共掌校译经史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·弘文院》。